工藝大師譚湘光的壯錦情緣,其師終生不嫁,素食,臨終前仍在織錦

今年 63 歲的譚湘光,是目前我國唯一的壯錦 工藝美術大師。在他人眼中,她是一個擁有精湛織 錦技藝的“織女”,始終堅持著世界上古老的壯族 織錦技藝,保持著傳統壯錦的原汁原味;在他人眼 裡,她是一個全力撐起廣西壯錦文化發展和傳承的 壯錦工藝的大師。而她卻說,自己只不過是一名在 竹籠織機前織了 48 年壯錦的手工匠人,一輩子都 在和壯錦打交道而已。

自 16 歲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樹英學藝, 到 2007 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再到如今 傳承發展壯族織錦工藝不遺餘力,譚湘光與織錦結 緣的 48 年,是不斷堅守與創新的 48 年。近半個世 紀的時間裡,關於她和壯錦的故事不可謂不多。

工藝大師譚湘光的壯錦情緣,其師終生不嫁,素食,臨終前仍在織錦

譚湘光工作室的織錦物件

48 年堅守,終成一代大師

1970 年 7 月,16 歲的譚湘光拜梁樹英為師,從此走上織錦之路。譚湘光是梁樹英最引以自豪的親傳弟子,梁樹英將小自 己 40 歲的譚湘光視為親生女兒。譚湘光 17 歲那年進入廣西賓陽民族織錦廠當學徒,梁樹英總是在身旁手把手地教她,將自己一生所學悉心傳授。

學藝之路上,譚湘光亦是十分刻苦。從棉紗到成品,到圖樣的設計,再到如何用經緯線為圖樣編程,每一步她都反覆練習,加上天資聰慧,她很快脫穎而出。梁樹英教了好幾個徒弟,最終只有譚湘光堅持了下來,跟隨她學藝13年,並以精湛的技藝成為她的傳承人。

繼梁樹英於 20 世紀 80 年代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後,譚湘光也於 2007 年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 這也是中國壯錦工藝領域得到公認的,也是僅有的兩位工藝美術大師。

說起自己的恩師,譚湘光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感慨。當年, 人們無論是對梁樹英老人的織錦技藝還是生活習慣,都有 著一種神秘感。梁樹英 8 歲學織錦,每天都身不離織機, 且終生不嫁,素食。直到 82 歲去世,臨終前一天還完成了 她一生的最後一幅壯錦。譚湘光這樣感慨地說:“看恩師(梁樹英)織錦,完全是一種藝術享受,老人在竹籠織機前動 作輕緩流暢,靈巧的雙手讓五彩絲線在織機聲中不斷變換出美麗的圖案。”

譚湘光所說的竹籠織機,非常的有特色。壯錦織機與其他織錦器械最大的區別和特點,就是懸掛在壯錦織 機上的大竹籠,所以壯錦織機又被形象地稱為“竹籠機”。 竹籠機的大竹籠非常簡單且方便地安置了花本的竹針, 相當於電腦的程序,因此最簡單的織機也能織出非常複雜的圖案。

時光流轉,從第一次坐在竹籠織機前到現在,譚湘光心無 旁騖地走過了 48 年。回憶與織錦結緣的這 48 年,譚湘光說: “做這一行很寂寞,得有耐心,要堅持。”哪怕如今取得了讓 人豔羨的成就,她只是風輕雲淡地表示,我只是一名埋頭在織 機前 48 年的手工匠人,一輩子都在和壯錦打交道而已。

工藝大師譚湘光的壯錦情緣,其師終生不嫁,素食,臨終前仍在織錦

在竹籠織機前工作的譚湘光大師

薪火傳承,“誰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在這個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擁有千百年歷史的壯族織錦技藝 發展到今天正在走向式微,這是一種無奈,也是傳統文化技藝面臨 的嚴峻考驗。如何將這織錦技藝傳承下去,這是譚湘光近年來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做的事情。2015 年,為了促進壯錦技藝的傳承與 發展,她與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入校成立“譚湘 光大師工作室”。

其實,早在 2002 年的時候,譚湘光就開始了“開館授徒”, 在家鄉創辦了自己品牌的家庭作坊湘光織錦坊。她把一些留守婦 女召集起來,統一傳授壯錦編織技藝,並每家贈送一臺壯錦機, 慢慢地在當地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家庭作坊。“中年婦女可以在家 幹活,我們計件付工資,她們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學到一門手藝 來補貼家用。”

這些年來,譚湘光先後培養了三十多名手工編織藝人,她和 徒弟們曾應邀赴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表演手工編織壯錦織 造技藝。她帶領弟子織造的壯錦不計其數,織錦產品暢銷國內外。

“誰願意學我就願意教。”這是她的收徒原則,因為只要看 到大家對壯錦的熱情她就很欣慰。可學壯錦沒有那麼容易,這門 技藝秉承著民間技藝最傳統的標準——除了天賦,還要有熱忱和 擔當。

畢業於南寧職業技術學院的範麗華,在 2016 年拜譚湘光為 師,學習織錦工藝。說起和譚湘光學藝的過程,範麗華內心充滿 感激,她說,雖然我是服裝設計專業出身,但剛接觸織錦工藝時, 也是手忙腳亂,一臉茫然,多虧了譚老師的細心培養,讓我漸漸 愛上了織錦工藝。如今,織錦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這個愛徒,譚湘光也是讚譽有加:“相較其他人,她很 聰慧,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創新能力都可以說是出類拔萃。只 要我將一些產品創作的想法表達出來,她立馬能領悟到,做出來 的東西我基本很少改動。”

看來,在傳承方面,愛徒的脫穎而出,解決了她在傳承上的 後顧之憂。譚湘光說:“壯錦承載著壯族的千年文化,需要無數 人去傳承與弘揚,更需要有人將其作為畢生奮鬥的事業來追求, 這既是一份社會責任,也是一個歷史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