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學習,可以讓我們從中找到可以學習的方向,更好的教育引導我們的孩子。就來帶大家一起走進“全球最幸福國家”——丹麥,看看外國人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16年全球10大最幸福國家依次為丹麥、瑞士、冰島、挪威、芬蘭、加拿大、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和瑞典。丹麥成為了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在這個有著各種美麗童話,創造出迷人樂高的國度,學生們是如何找到幸福的呢?今天魏琛琛博士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丹麥的學校教育,看看他們如何幫助每一個孩子學會幸福,相信每一位希望孩子快樂成長的爸爸媽媽們都能從中學到一些經驗,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長大。

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1、做第一,並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丹麥學校教育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啟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在建立自信心的基礎上如何提升自己。

學校鼓勵每位學生有這樣一個信念:每個人的價值是因為個人素質和能力。無論他們今天在學校成績如何,無論明天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才能而在社會中擁有一席之地。

學校教育的宗旨是教授讓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因此,丹麥幾乎沒有兒童脫離學校的教育。丹麥學校教育並不是選擇優秀的人才,而是希望能夠幫到每一個人。

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2、知道如何做自己和能說會寫同等重要

丹麥的學校,課程安排的第一目標是鼓勵個性發展。

這可不是一句空談,丹麥教育法規定:初級教育不僅要為兒童提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還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前教育(幼兒園或者預備班)則需要擴大兒童的詞彙量、讓他們熟識校園守則、學會寬容,為融入今後的集體生活做充分準備。

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3、拒絕死記硬背

學校鼓勵學生自己蒐集信息,進行實驗,並獨立地分析緣由。學生必須知道,自己才是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老師。

此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於事物有獨立成熟鑑別能力,能夠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丹麥教育著重灌輸給學生一種自尊自信,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這樣的思想。

丹麥的教育認為,今後適應社會的最基本素養是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主觀能動性,而從教科書中記住的那些段落,可以說沒那麼重要。

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4、學習的快樂最重要

如果只根據測試結果進行不同國家教育體系的比較,那麼丹麥教育絕不會是頂尖。那麼,為什麼丹麥會是全球教育水平前十之一,會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三好的高等教育系統?在丹麥,人們認為重要的是:享受學習,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種無休止的痛苦,一種只有在週末才能稍事喘息的經驗。

對於那些尚未清楚在生活中想要做什麼或者一些在人際交往上有困難的年輕人,丹麥教育系統還提供了一個參加Efterskole的機會。就是年齡在14至18歲的青少年可以花上一年的時間在一些特殊學校學習,然後再決定下一步做什麼。這些特殊學校主要是包含那些普通學校沒有涵蓋的那些領域,比如體育、藝術或手工特長等等,以幫助那些丹麥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和發展他們的天賦。

丹麥教育努力營造一種互助互愛的氛圍,尤其是對那些努力適應社會生活的人。

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是這樣教育娃的!

5、每個人都應擁有平等的機會

只有11%的丹麥人會把薪水作為擇業的重要考量因素。在一個人們支付著世界上最高的賦稅國家,只一味追求高收入是並不為大多數人接受。 一個人完全從金錢方面考慮,而忽視個人興趣地去從事一項職業,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是丹麥人在進入學校的第一課。

丹麥職業指導系統的主張是,選擇一個能讓你快樂的職業。 他們為此提供專門的社會服務,幫助高中學生選擇符合他們未來願望的高等或中等教育機構。在大學或其他更高的機構,定期舉行會議,讓學生可以與教師單獨討論他們的未來計劃。 根據調查,50%的丹麥年輕公民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自由選擇他們的可以掌控的未來。

丹麥被稱為是擁有“真正的社會流動性”的國家。這意味著無論什麼社會階層,在那裡每個人都可能成功,因為丹麥的教育是免費的,由國家補貼。所有學生,無論其實際情況如何,都會得到足以支付其教育和生活費用的津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