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A测试摘要:索尼A7RM3、松下G9

索尼A7RM3

TIPA测试在对索尼A7RM3进行评测的同时,还将其与上一代机型A7RM2进行了比较。A7RM3与A7RM2搭载的都是4200万像素级的背照式传感器(前者新增一个前端LSI,可提供更高的处理性能和数据读取速度),这有利于索尼微单老用户了解二者的性能究竟有何差异。

在成像品质方面,A7RM3的分辨率、高感、内置锐化和平滑处理、控噪等方面均表现不俗,并略优于A7RM2;在动态范围方面,两款相机的差异小到可以忽略。A7RM3在色彩还原方面的表现也很好,只是在极少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色彩偏差。不过,A7RM3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只能称之为良好,在感光度低于ISO 25600时的表现均不如A7RM2,而后者只是在感光度达到ISO 25600时不如A7RM3。

在所有与速度相关的测试中,A7RM3的表现均优于A7RM2。A7RM3的开机时间为0.9秒,比A7RM2的2.5秒快了近3倍。在连拍速度方面,A7RM3比A7RM2也提高了近1倍:每秒可拍摄10幅JPEG格式照片,并可连续拍摄81幅照片;在Raw格式下,A7RM3每秒可拍摄9幅照片,可连续拍摄30幅照片。此外,A7RM3在自动对焦速度方面也比A7RM2略有提升。

A7RM3在诸多方面借鉴了索尼微单旗舰机A9的最新设计,包括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经过改进的自动对焦跟踪功能、双SD卡插槽、具有100%覆盖率的369万像素电子取景器、操控摇杆、经过改进使机震减轻的快门系统。A7RM3采用了防潮和防尘设计,机身比A7RM2和A9都要略厚一点,但握持手感仍然很舒适。A7RM3 针对自动对焦功能采用了新技术,但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在通过取景器构图时,显示屏可以作为触摸板来改变对焦点,但该显示屏有两个不足之处:第一,如果鼻子误碰到显示屏也会改变对焦点;第二,触屏功能只能用于改变对焦点,相机不能在点击后立即完成自动对焦。

总之,A7RM3是一款能够拍摄出高分辨率影像的相机,而且对于部分摄影师来说,它特有的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功能适用于静态场景,很实用。A7RM3的诸多性能都比A7RM2有所提升,并从A9的技术创新中受益匪浅。

TIPA测试摘要:索尼A7RM3、松下G9

松下G9

松下G9是一款搭载了2030万像素影像传感器的无反相机,有着较好的静态与动态成像質量。G9虽然属于2000万像素级别,但它的实际分辨率表现不错,从感光度ISO 200到ISO 1600的范围内没有明显差异;在ISO 3200和ISO 6400时,分辨率才出现明显下降,降至最大理论值的87%。与其“姐妹款”相机相比,G9的分辨率优于1600万像素的G81,但略逊于相同像素水平的GH5(差异很小)。TIPA测试显示该相机在色彩还原、自动白平衡和动态范围方面均表现良好,在影像锐化和平滑处理方面的表现则中规中矩。而在控噪测试中,测试人员用3种不同的方法检测了该相机的控噪水平,发现其在感光度ISO 1600以下时基本可以满足输出大图的需求。

G9在速度方面表现优异:开机时间为0.8秒;每秒可拍摄60幅JPEG或Raw格式照片; 松下公司称该相机具有0.04 秒的“世界最快对焦速度”,但TIPA测试显示其在明亮环境中的实际对焦用时为0.06秒。G9有225个自动对焦点,可进行多种自动对焦操作,包括自动跟踪对焦和区域对焦。在使用手动对焦模式时,会自动触发中心局部放大功能,在取景器和显示屏上都可以显示放大的影像,但放大的区域不能移动到画面中心以外。

G9机身体积大、重量轻,右侧手柄具有很好的握持深度,非常便于操控。该相机具有防泼水、防尘功能,并具有较好的强度,其内置的5轴电子稳定系统可与镜头内的稳定系统配合工作。在G9机身上,设有14个按键、5个拨盘、1个摇杆、1个选择旋钮和1个功能拨杆。快门键的阻力很小,行程也很短,所以在准备拍摄时很容易触发快门,且设置操作基本都可通过拨盘和按键来完成。在试用过程中,TIPA测试人员很喜欢G9的拨盘操作方式,他们发觉在对不同模式进行个性化设置时,G9拨盘“按压-调整-锁定”的操作模式非常方便,而有些相机在进行同类设置时则必须先用手指按住某一按键,再用其他手指旋转对应的拨盘。

G9还具有诸多有趣的功能:首先是高分辨率影像功能,它可以将8幅影像融合成1幅具有超凡细节的影像(类似于索尼A7RM3的像素偏移多重拍摄功能);其次是多种与曝光、光圈、焦点、白平衡等相关的包围拍摄方式,如在光圈包围拍摄模式下,甚至可以要求对所有可能的光圈值进行包围拍摄,并且具有焦点堆叠模式和拍摄后最佳焦点选择的功能;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6K或4K连拍模式,在该模式下连续拍摄6K或4K影像,可在拍摄后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画面。

TIPA测试摘要:索尼A7RM3、松下G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