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文化」稍縱,即逝

題記: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採下,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龍應臺《目送》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稍縱,即逝”,這是最近讀龍應臺的《目送》最有感觸的一個詞。提及這裡,或許會想到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又或:時間太瘦,指縫太寬;又或:白駒過隙、時光飛逝等等。縱向維度,時間如念珠一樣,一天接著一天滑過,串成周,串成月,串成年。而橫向維度,親人、愛人、友人及其他人充實了每一個時間畫面。友人及其他人暫且不論。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中學時,讀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尤愛這樣一段“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初春、田野、綠芽,慈母、孝子、賢妻和乖巧的小孫孫,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如今,已為人妻、為人母,對這篇深深印在腦海中的散文體會更深。看著熟睡的小東西,你還在想產房裡第一眼看到她時,那囧囧的皺皺的小樣子,而她卻退去嬰兒肥,已經20月有餘;看看婆婆頭上冒出的白髮,這個年輕時吃盡苦頭的瘦瘦小小的女人,自小孫女斷奶後,為了讓兒媳第二天上班精力充足,用她單薄的肩膀扛起了白天黑夜照顧小孫女的擔子。上有老,下有小,一切讓人如此滿足與感動。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於愛人,我們期盼“一生一代一雙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但是人終會黃了珠眸、灰了青絲、皺了肌膚,當韶華漸漸流失,一起走下去的除了愛情,還有責任與志同道合。正如舒婷的《致橡樹》一樣:“我如果愛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們是愛人,更是親人。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目送》裡深情地陳述過親情:“關於父母,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一切終將隨著背影漸漸遠去,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贍養好老人,撫養好孩子,承前啟後,將生活的美好、生命的責任感、使命感傳承下去。

小詩一首,與君共勉:

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

夕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

葉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

月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

細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

流水凍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們老了,我在來生等你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以上網絡圖片,圖文無關)

文字 丨 劉麗娜

「法苑文化」稍纵,即逝

歙縣人民法院期待你的關注

長按掃碼可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