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都說男孩比女孩好養,因為女孩子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女孩的護理比男孩要更謹慎;女孩長大後又怕她被欺負,又要擔心他遇人不淑;還要擔心她以後要去給別人家當媳婦兒……

而男孩就不用了,因為他們“皮實”,多揍幾次也沒有關係;男孩子經得起折騰,更加強大……

其實,很多人都陷入了誤區,因為很多時候,男孩在童年期間比女孩的內心更脆弱。

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帶孩子去水上樂園玩,兩個男孩子一遇見就像是找到了組織,撒歡似的玩了起來。

過了一會朋友家兒子不小心摔倒了,估計是摔疼了,哭唧唧不願意起來,朋友一看,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男孩子家家的,摔了一下自己起來就好了,哭什麼,跟個女孩似的!”

男孩低著頭,啜泣著自己爬了起來。

過一會,想著讓孩子鍛鍊鍛鍊游泳,孩子抱著浮板不願意鬆手,可是朋友想鍛鍊他:“能不能有點男孩的樣子?”雖然被媽媽責備,可男孩就是拽著浮板,固執的不願意鬆手。

看著旁邊低著頭的孩子,我對朋友說:“孩子才剛學會游泳,還不熟練呢?”

“男孩子遇見這麼一點小困難,就不去努力了,這樣怎麼行呢?”

其實像朋友這樣教育男孩子的家長不在少數:

“男子漢不能哭,再哭就和女孩子一樣了!

沒出息,哭什麼哭!

你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這麼膽小。

男孩子這麼不勇敢,以後指定沒什麼出息!”

好像男孩一生下來就被貼上了要“勇敢”、“不能哭”的標籤。

心理學家指出,在孩提時代,男孩子比女孩更容易抑鬱。

因為很多男孩的情緒不被看到,只被要求做得好,或者是要更好。

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父母在養育男孩過程中容易陷進的誤區:

“不許哭”

“不許哭”這三個字對男孩的殺傷力有多大?

哭泣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是某種情緒的表達,任何一個孩子都有權利用哭泣的方式宣洩情緒。

然而,我們很多人都把“男孩”看成堅強和勇敢的代名詞,認為淚水不是男孩應該享有的,只有弱小的、令人憐惜的女孩才有權利哭泣,男孩一旦哭泣就被認為是懦弱的表現。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負面情緒沒有出口的人,會變的特別容易叛逆,或者抑鬱。

對於孩子來說,哭鬧,就是他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男孩經常發脾氣、哭鬧,往往是在向父母傳遞一種信號:我生氣了,我不開心了,我需要安撫,需要被看見,需要被接納。

如果在這個時候,男孩的負面情緒被父母接納並得到好好的安撫,會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更容易把男孩培養成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毅力的人。

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不要調皮”

確實,男孩要比女孩調皮的多,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比女孩多,這樣的生理結構讓他們精力更旺盛、體力更出色。有一個比如是這樣形容男孩的:

男孩天生就是超人,自帶盔甲和盾牌,身體裡還裝著永動機。

但是這種“本性”卻給男孩帶來很多問題,家長總是覺得很困擾:

注意力很差,上課學了什麼東西都不記得。

老師說他上課總是開小差,還打攪其他的同學。

他不管做什麼都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非常好動。

有兒童心理學家表示,男孩調皮搗亂並不是壞事,這是他們探索和感知世界的一個方式。

因為孩子在“調皮”中有著求知的慾望、認識的提高和智力的發展,他們在觀察、觸摸、聆聽中得到鍛鍊。由於經驗的積累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孩子們可以從無知變得聰明,從幼稚發展為成熟。

所以,作為父母,應當給孩子調皮的空間和權利。

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男孩就要窮養,要散養”

“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老話被很多家長接受。

很多家長認為男孩子就應該由他去,認為窮養、散養,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辛苦,讓他學會堅強獨立。這種初衷是對的,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對孩子不管不問。

很多男孩因為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窮養,從小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

時常被同齡人嘲笑和排擠,逐漸形成自卑的性格。

青春期的自卑是會影響一輩子的。

在最虛榮的年紀,卻一無所有。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不是一句“窮養、富養”就能解決的,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有開闊的視野、豐富的見識以及多元化的體驗,讓他們成長成一個勇敢、自信、有愛的人。

養育男孩不比女孩容易!這些疏忽很可能會毀了他

男孩也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愛哭、愛玩、愛鬧,偶爾搞搞惡作劇,這些都是成長路上很正常的一些事兒,只要不過分,父母完全不必太在意,更沒必要總是給他們貼上“男孩應該怎麼樣”的性別標籤。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多理解他們這些天性,尊重、接納他們,給他們更多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人生的奧秘,才不會不經意傷害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