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不管是畢業的你

還是剛踏入校園的你

或是已在職場拼搏的你

是否認真思考過“學歷”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話

某某輟學後月入過萬

誰誰誰小學畢業現在已經發家致富

有時候這樣的話聽多了

自己難免會心虛

讀書升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不讀書真能成功?

用我們身邊能看到事情

某某同學經營餐飲小吃店

一個月真實收入過萬

而現在大學生畢業

初入職場待遇普遍幾千塊

這是不是事實呢?

對,這就是赤裸裸的事實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但別隻看表面

人的成功一定離不開努力和汗水

套用網絡的一句雞湯

衣著光鮮的背後

是心酸和血淚

如果錢那麼好賺

那麼每個人開小吃店都可以成為富豪

就可以不用讀書

這樣不是更好?

但現實的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大家的心裡都一清二楚

誰誰輟學了月入過萬

世界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比爾蓋茨輟學

成為了世界首富

喬布斯輟學

後來成為蘋果教主

扎克伯格輟學

但是創造了臉書

但我們別忽略了一個問題

他們的輝煌成就

和對時機的把握

要學會審視自己

是否有資格和這些人相提並論

他們是從哪裡輟學的?哈佛

也就是說,在輟學之前

他們是能夠考上

哈佛這樣世界最頂級名校的

跟從二三流學校混不下去輟學有本質區別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他們選擇輟學是因為相較於學歷

手頭正在研發的程序和軟件更迫切

人家在學生期間

已經在進行創造

如果你有足夠的本事考上清華北大,

並且在校期間已經開始創造性的工作

那麼你有底氣輟學

因為你更接近於“天才”了

如果不是

請認認真真看書學習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我們來聽聽輟學後的蓋茨自己怎麼說的吧:

“儘管我中途輟學,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熱愛的軟件事業,但拿到學位更容易確保你在今後取得成功。大學畢業生更有可能找到有收穫的工作,拿到更高的工資。甚至還有證據顯示,如果你拿到大學學位,生活的健康程度也將提升。他們還會給美國的勞動力人群帶來更多的技能,幫助我們的經濟實現增長,保持競爭力。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而扎克伯格在從哈佛輟學13年後,

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學位。

他在社交網上這樣寫:

“媽,我早就告訴你了,我遲早會回來拿學位的。”

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雖然輟學過

但他們恰恰是非常重視學歷的

努力比學歷更重要?

在某乎的問答或者各種職場攻略裡

都有連篇累牘的文章告訴你

進入了職場就一切歸零

學歷什麼都是浮雲

你的工作經歷、能力、情商

比你的學歷重要多了

這個說法對不對?

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正確的

但前提是進入得職場

是一個好的職場

比如在世界500強企業

你一旦有幸進入其中

你和所有員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這個時候經歷等因素會顯得更重要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很多二三流高校畢業生看到這個說法

會有一種心理安慰

沒關係,我雖然學校差

但以後職場

看的是我的能力和情商

只要努力認真

不一定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

可以說在接近100%的情況下

他們根本不太可能

跟北大清華的學生進入同一個職場

因為在篩選簡歷的時候

他們早就篩選掉了

那些鼓吹經歷比學歷更重要的大企業

HR在篩選簡歷時定的最低標準

就是985高校

甚至有的只認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等名校

他們所謂的“經歷比學歷更重要”

是在進入他們的單位後

進入單位之前前

他們對學歷的選擇比誰都嚴苛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不信的話

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學生就業網站上

看一下就知道了

到985高校招人的

是各種高大上的國企

事業單位和研究機構

或者看看每年國家電網、人民日報

央視這些單位公示的錄用名單

看看這些被擬錄用的人的學校

你會發現

幾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

頻率最高的是北大清華人大等頂級名校

你的經歷再多、情商再高

但是沒有進入場券

你所謂的優勢就沒有意義

這很無奈但卻現實

學歷和經歷一樣重要

如果前面讓人無法接受

有人就開始打道德牌了

你們招聘時先看學歷

是對學生的歧視

我們雖然學校不出名

但我們勤懇努力

未必不能創造價值

對此其實我們並無可厚非

用人單位以學歷選人

用學歷淘汰一批人是它最佳的選擇

學歷有時候代表學習能力

領悟能力、吃苦耐勞

甚至是眼界和格局等多項因素

可以說學歷的是你

人生某一階段的佐證

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優秀的人才

社會最大的謊言:學歷根本不重要

我們可以不贊成

但是無權反對

因為用人單位這樣做

並不違反法律

我們也無權進行道德綁架

但自己要清楚

你可能無法一下子獲得

與北大清華學子同樣的競爭機會

但也許工作幾年之後

當你累積了一定資本

你的二次就業機會就更開闊了

通過貶低他人來達到自我安慰

絲毫改變不了結果

請少些抱怨,多一些努力

END

無論職場還是人生之路

都是馬拉松

有個好學歷僅僅是出發時更容易些

不一定意味著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