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洲:資管新規引領市場健康發展 保護投資者利益刻不容緩

王連洲:資管新規引領市場健康發展 保護投資者利益刻不容緩

全國人大財經委辦公室原副主任 王連洲

各位嘉賓,大家好:

今天應邀參加今日財富主辦的“2018中國財富管理生態大會”,與業界同仁在此歡聚,我感到十分高興。

在國家金融監管協同補短的背景下,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總局於4月27日聯合發佈了資管新規。7月下旬,為指導金融機構更好地貫徹執行資管新規,確保規範資產管理業務工作平穩過度,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細則),明確了過渡期內具體的操作性問題。

細則的落地使得新規更加細化,更具可操作性。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實施細則,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理財新規》)。理財新規明確要實行分類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這些政策不僅有利於引導資金進入正規理財產品,還可以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安全。當然,短期內,清理違規理財資金可能引起市場波動,但長期來看對資管市場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2012年以來,伴隨著銀行理財規模的擴大和監管政策的放鬆,資管行業業務規模逐年遞增,2017年更是接近100萬億。從產品分佈來看,2017年銀行表外理財規模最大,而信託、公募基金、基金專戶、私募基金和券商資管規模也均超過10萬億。

隨著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業務的不斷創新也導致多層嵌套、期限錯配、槓桿率飆升、剛性兌付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資管新規及細則的出臺從打破剛性兌付、規範非標投資、抑制通道業務、控制槓桿水平和消除套利空間5個方面對資管行業進行了約束。

整體來看,資管新規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點:一是打破剛兌、二是抑制通道業務、三是規範主動管理業務。打破剛兌將導致理財資金分流,產品分化,並且直接影響銀行對資管產品的需求。抑制通道業務和銀行需求下降將導致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專戶和資金信託規模收縮。而規範主動管理業務將遏制加槓桿的操作,具有較強投資研究能力的資管機構將獲得資金青睞

新規及細則下發後,怎樣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之所以在這裡強調投資者、特別是普通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問題,是基於中小投資者、弱勢群體並沒有隨著中國金融資本市場的發展享受到應該享有的利益成果。

我建議可以通過組合拳保護投資者利益:通過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投資者教育協力的方式來保護投資者,激發投資者的積極性,夯實資本市場的基礎;加大對於違法違規者的懲處力度,以儆效尤;此外還要真誠實心踏地服務中小投資者,不要失信弱勢群體

此次大會我們將與資管行業同仁共同探討新環境下的財富管理生態現狀及未來,最後預祝此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