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洲:優化股權投資環境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本刊記者 黃坤

10月14日,在“洞見未來,賦能產業”2018財經圓桌發展論壇(無錫站)上,《今日財富》雜誌總顧問、原全國人大財經委辦公室副主任王連洲做開幕致辭。王連洲指出,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股權投資應該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主導力量。政府應在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履行好崗位職責,創造良好的股權投資環境;業界也應該秉持誠信操守,力行職業良心,始終抱著為投資者服務的理念。

王連洲:優化股權投資環境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王連洲 著名經濟學家。原全國人大財經委辦公室副主任,被業內譽為基金業之父。曾任中國《證券法》、《信託

我今天應邀參加《今日財富》主辦的“2018財經圓桌發展論壇”,有機會與業界同仁在此相聚,一起參加股權投資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關問題的討論,感到在當前金融形勢下,既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股權投資關乎金融資產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論壇將主題確定為“洞見未來,賦能產業”,給了業內一個交流學術思想和實踐經驗的機會,以期在新時代下,邁出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更深入一步。

2017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投資雙雙突破“萬億大關”。今年換屆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政府十分重視金融市場投融資活力以及股權投資的健康發展,並強調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採取放寬外商投資限制,為創業天使投資提供稅收優惠、改善服務等一系列措施,為國內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長期以來,為國家貢獻60%以上的出口創匯,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80%以上勞動就業的民營中小企業,長期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相當程度上壓抑了創新攀高、做大做強的自發性、主動性、積極性,制約了產品、產業的更新換代和核心高科技的發展。

而股權投融資作為直接融資的一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快捷、低成本地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使之成為雙創事業天使資本的重要來源和載體;股權資本在為雙創企業投入貨幣資本的同時,亦將助推被投資企業股權治理結構的改善,資產結構的優化和產業集中度的提高。

此外,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市場機制,將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向具有潛力的實體企業集聚,強化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從而促成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推動我國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模式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向“創造密集型”轉變。

提高包括股權投資在內的直接融資的比重,是我們長期堅持努力的方向和指標。但現在大家可以看到也深深的體會到,我們的股票市場在全世界面前,做的很不理想,這使我們每一個投資人望而生畏。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股權投資應該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主導力量,而如何實現其落地生根與良好發展,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制度和平臺的助力,因而股權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就顯得尤為關鍵。

一方面,應該呼籲鼓勵積極發展,大膽創新。在當前大的宏觀經濟形勢下,股權投資行業自身發展需要怎樣的外部環境?如何從市場發展的趨勢、潛在需求的深度和廣度,分析預測出更好的投資項目,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進來,從而以新的動能引領產業,高質量的轉型升級?凡此種種,確實是需要業界與監管層很好思考的重大問題。政府應該在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提高市場獎勵和懲處政策的完善性、周密性、穩定性和科學性,率先垂範,創造良好的股權投資環境。業界也應該秉持誠信操守,力行職業良心,始終抱著為投資者服務的理念,現在的問題是投資者沒有積極性,也怕進入我們這個市場。

另一方面要尊重市場的客觀發展規律,防範因人不慎的意外風險。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拓展,勢必為股權投資帶來許多新的機遇,當然,也為股權投資帶來更多的新挑戰。對於投資如何順利退出,如何應對投資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和防範股權投資自身誕生的高風險,更是一個無法迴避,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不少的新規制,國家政策的持續完善在為民間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的同時,對股權投資市場監督管理、政策制定的規範化、科學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我們相聚在著名的“資本重鎮”——江陰市。江陰自古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出現過地理學家徐霞客,五四運動的先驅劉半農,國樂大師劉天華等,仍保留一點社會主義氣息的華西村就在這裡。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無法忘掉受益於改革開放的華西村,在這裡,在這個美麗的城市,我們一起探討新形勢下股權投資助力產業經濟轉型升級,相信與會的專家學者會暢所欲言,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見,也算是我們大家對於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貢獻的一點綿薄之力。

最後,祝願江陰市經濟發展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有新的光彩!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