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XIAOSHUANGYUE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第113篇文章 蕭霜月

朋筆生輝

獨家策劃(下):

房價還能再飛一會兒嗎?高飛只能找死!

高層7月底的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就是給房價潑的一盆及時的冷水。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為什麼?

我們試從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潛在人口、現實需求、金融支持三方面,來作一個簡要分析:

1、農村還有多少人可以進城?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普遍的觀點是,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達到了70%以上,甚至是80%,而中國的城市化率才完成了53%左右。按每年完成1%,城市化進程還要持續20多年。並由此推之,

中國的房地產還大有可為,房價當然是持續看漲了。

城市化率,如果單純從人口來看,也就是說還有將近一半的中國人,待在農村。但是無論以任何一個,我們可以看到的農村而言,至少都無法從直觀上,給我們這樣的認識。即不符合常識。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而實際上,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人口自由遷移的推動力來看,農村只剩下兩類人一是無法外出務工的(老弱病殘),或不願外出務工(喜歡離群索居);二是為第一類人服務的公私人員(公務員、教師、醫生、商人等),和少量依託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戶(農場、林場、漁場等人員)。

這兩大類人員中,第一類正是因為不具備進城的條件,而留在了農村。如果硬要讓他們進城,難免就會出現西方的流浪漢或是難民。中國農民可進可退,正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迴旋所在。

而第二類人員明顯少於第一類,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絕大部分已經在城市購房,基本上不可能成為未來進城的主力軍。

那為什麼我們的統計完成率才53%呢?這是城鄉二元戶籍還未根本破除的原因。現在多少還有一些,依據農村戶口,發放的補貼,雖然

很多人已經身在城市,但沒有優質學區和金貴“房票”的三四線城市,對於他們是沒有吸引力的。

因此,未來大量農村人口進城是不可能的了。

2、還有多少人需要買房?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需要買房的人可多了。全國人民購房需求旺盛,當前“幾大限”都難以遏制,就是最充分的說明。

那為什麼要限制呢?因為當前的需求,很大部分是投資甚至投機,而不是剛需或改善。投資、投機玩的就是槓桿,除了少部分土豪外,多是儲蓄用完、外債不少,有的甚至把所有的信用卡都透支了。

可以說,經過2015年至2018年這一輪房價上漲,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豪的高儲蓄率已經不復存在了,這一點國家是掌握得清清楚楚的,而很多家庭背上的沉重房貸,則是透支了未來二三十年的消費能力。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大家想一想,拉動經濟增長是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而現在,出口快被貿易戰給堵死了,消費基本被這輪房價暴漲給廢了,以前大量投資累計的地方債務還依然沉重,真的是相當嚴峻啊。

因此,如果再任由房價暴漲,大家繼續“加賭注”,很快就會泡沫破裂,首先被房地產綁架的金融風險,就會如海嘯般到來!

3、房子會永遠是銀行的優質資產嗎?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目前,城鎮房產(尤其是縣級以上),仍然被各大銀行視為優質資產,以房貸房,甚至還有從簡從快的傾向。

其實,中國房地產自1998年房改後的突飛猛進,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即按揭貸款)是不可能實現的。

銀行動向是感知經濟變化的晴雨表。不知大家注意沒有,近20年來,銀行已經成功地把農房列為一文不值的垃圾資產,併為公眾所認可接受了。要知道,我們小時候,還有人可以拿著幾間土坯房的房產證,去銀行抵押貸款的,而現在就是農村修的別墅可能都貸不到款了。現在,恐怕鄉鎮街道的房子都已經被列為劣質資產了。那未來呢?

有人或許會說,現在農民不需要抵押就可以貸幾萬。是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他們實際上是由國家擔保的。國家制定了支持小農經濟的金融政策,只要按照程序辦理,即便出現了壞賬——你懂的。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現在城市的房子,銀行某種程度上認為,有地方政府的隱形擔保。所謂隱形,是指房價漲跌關係著地方政府的債務化解,而開發商建房的錢和購房者買房的錢又關係國家的金融安全,國家怎麼可能對房地產“見死不救”呢?

這種認識既對也不對,為什麼呢?因為當房地產真要危及國家金融安全,破壞經濟社會穩定的時候,掌大局的操盤者該如何掂量輕重,是顯而易見毋庸諱言的。

本應該是感知氣候變化最敏感的鳥兒,但現在銀行似乎和部分民眾,一起做起了寒號鳥。

寒號鳥的故事流傳很廣:寒冷的冬夜,寒號鳥凍得直哆嗦,下決心第二天一定壘個暖暖的窩。可到了第二天,它卻忘記了前一晚的決心,趁著暖和冬日只顧玩耍。就這樣日復一日,得過且過。終於在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夜,寒號鳥被凍死了。

這雖然只是個童話故事,但寓意卻讓人深思。

樓市轉折?中國房價確需潑一盆冷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