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瓷器烧造的历史及特点

元、明、清瓷器烧造的历史及特点

有人说柴窑烧的瓷器釉将呈淡青色,也有人说跟胎釉的成分有关,关于窑烧和气窑烧制瓷器的区别,有人说景镇明眼人一眼即能分别,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在看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器时,无论它的器型、做工还是瓷画艺术,都有其比较鲜明的特色。像器身的接口,肥润的釉面,粗放而又细腻的写意画,等等。尤其是那种从胎体釉面内部呈现出来的淡青色和玉质感,贯穿了整个元明时期,也是元明时期青花瓷器的一大显著特点。然而这些特点一进清代又很快消失了。

那么,元明时期青花器的那种淡青色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为什么一进清代以后就逐渐消失了?

在这一现象考证中,有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下面就向读者谈一谈元明时期青花瓷器呈现淡青色的发生、发展与消失的过程。元代青花瓷器的发展是继承了南宋青瓷的遗迹而发展起来的。

元代瓷器除了把宋代雕刻、印花、贴花、堆雕等工艺改用毛笔熏蘸金属氧化钴料直接在陶瓷坯上绘画以外,其成型的胎土与实施的釉料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宋时青瓷的配方。但后期发现这种青瓷配方在烧制青花瓷器时会直接影响到氧化钻的发色,这种含有高铁低锰低钛低铬成分的釉料会使氧化钴蓝发色变得更加混浊,青花绘画起笔。顿笔处的铅铁斑更加沉重,绘画之处塌陷情况更为严重为了克服和减少这种弊病,景德镇的窑工们想尽了一切办法。

他们首先是把原料陈腐和淘洗釉料的时间拉得很长,有的长达数月甚至几年,其目的是使基础原料充分溶解,把瓷原料中的过多的共生矿中的杂质淘洗得更加纯净。这种方法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瓷胎瓷釉随着陈腐淘洗时间的拉长,烧制出的瓷器也越感洁白,成瓷中绘画处的沉陷、铁斑、铅皮点随着杂质的去除,原料的纯净也相应地减少许多。

到了明代宣德以后,随着烧瓷技术的更加成熟,瓷器的质量也更加稳定。然而,无论怎样改进,胎釉中呈现的淡青色却始终不能去除。其实,发生这种淡青色的根源是共生矿中二价铁所导致的结果。在试验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瓷胎瓷釉配比含量中二价铁的含量在总体物质含量中不超过1一3%,并在窑炉还原火焰烧成后,胎体釉色应会呈现淡青色;如果总体含量不超过3一5%就会逐渐呈现浅褐色或浅黑色,当总体含量超出9%时,胎和釉就会在还原火焰中烧成深褐色或是黑色。当时这种共生矿中铁分子的含量并没有引起窑工们的注意和认识,几百年来祖传师教一直沿续到清代。

到了康熙十九年后,由于朝廷在江西景德镇又重新开设了御窑场,并派朝廷命官徐廷粥、李廷禧及臧应选等人督造,才使得景德镇的制瓷业有了一个更新的提高和发展。当时的制瓷工匠们为了能够烧制更加精美的上等陶瓷艺术品,从选料及配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他们在采炼淘洗瓷土及釉料过程中加入了一种磁石,即我们常讲的吸铁石,把共生矿中的铁分子吸走,以达到瓷土和釉水更加纯净的目的。同时,他们在瓷土配方中,减少了紫金土的含量,适当加入了滑石(氧化镁)成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瓷胎烧成的白度,也使得胎质变得更加细腻光滑。在釉水配方中,窑工们还加大了石英石的含量,减少了龙眼石及铅丹的含量,使釉面在高温烧成时增加了流动性,提高了舒展性和透视性。所以在康熙朝中后期所产的瓷器中做工上虽然没有脱离明朝传统手工艺的遗风,但在胎质釉料等基础原料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尤其是康熙中晚期的青花官窑产品那种玻璃釉、糯米胎的效果,使得许多后人都相继仿效,而那种元明以来胎釉中一直闪现的淡青色现象,由于加入了氧化镁、去除了二价铁及氧化铬等杂质也一去不复返了。但在大量民窑产品中,由于没有采取上述措施,却依然可见那种淡青色的呈现。

康熙以后,在雍正、乾隆、成丰、问治、道光至光绪的民窑产品中,这种淡青色开始逐步退化;民国以后,便逐步绝迹了。

这是因为原料的改变及技术的进步,己彻底地改变了景德镇传统的生产方式。虽然各朝各代都有官仿官的官窑产品问世但那种本年代特有的底色实在是难得再现。这不光是工艺流程的不同。

如果说为了某种产品的复制,再回过头来重新走老路,不但艺人们不适应那种生产方式,更没有哪个商人会出天价去购买这种产品。所以说,真品和伪制品从根本上就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便是在今天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能够按照原有的生产方式仿制出与原物一模一样的产品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因为即便器型色调部很近似,但那种发自瓷胎本身的淡青呈色却是难以重现的。

有些仿古艺人为了能达到元明青花瓷器釉色中那种淡青色的效果,直接在釉水中加注灰水或是氧化铬,但烧成之后,那种釉面灰青胎体洁白的效果会让你越看越不舒服,这和欣赏旧时代那种发自胎体自身淡青呈色的瓷器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学习鉴赏收购古玩的同时,我们应多了解一些旧时代瓷器烧造的历史及特点。这样会使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判断其历史生成年代,更加丰富我们的知识及收藏品种。

元、明、清瓷器烧造的历史及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