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多聽,多看,少槓」

好書君言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這是網上盛傳的一段經典的抬槓語錄,不管別人的想法如何,一定要先肯定自己的想法,如此抬槓成癮的人就可以叫他“槓精”。

他們不僅喜歡抬槓,而且抬槓的手段也要高於常人,常常不氣死人不死心,給他們一個話題就能槓起整個地球。

每個人的周圍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槓精,我們總是能聽到或看到“難道只有我一個人不XXX嗎?”,“為什麼總有人覺得XXX呢?”,“你沒發現這件事情其實XXX嗎?”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做為槓精的這一類人常常活躍在微博,朋友圈的評論中,他們抬槓的標準定律是這樣的:我說什麼就是什麼!我沒見過就是假的,我不相信就是錯的,我不喜歡就是垃圾!

就像是我上次在朋友圈發了一張自拍,居然有人評論說:“胸那麼大,P的吧。”別說我根本沒P,就算是我P了,也關你P事啊!

槓精無處不在,而他們扮演的這個角色可能是一時,也可能是一生。說不準哪天你發了朋友圈,就能在評論中找到槓精的存在,更說不準這個槓精可能就是你認識或熟悉的某個人。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我也是曾經見識過槓精厲害的人了,小A是我以前大學的室友,剛開始還覺得她人挺好的,是值得做朋友的一類人。

雖然她家庭條件比我們的都要差些,為了省錢很少買化妝品也很少出去吃飯,但是她從來都沒有表露過自卑或者是抱怨。

相反,她樂觀,外向,從來沒有羨慕過其他有錢的同學的生活,我以為她是想要憑自己的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天空,萬萬沒想到,竟然慢慢見識到了她“槓精”的一面。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一天我日常刷朋友圈的時候,突然看到小B發的一條朋友圈下面竟然有小A的評論。

小A是我剛不久加的好友,還是通過朋友介紹加的,沒想到她們倆也認識。正當我感慨緣分的時候,看到了小A評論的內容,卻有些驚訝。

小B發的那條朋友圈是推薦她買的很不錯的口紅,香奈兒,迪奧,阿瑪尼之類的大牌,約摸有幾十只,看上去也是讓人很羨慕了。

小A的評論大約是這樣的:你不覺得阿瑪尼的那幾款非常難用嗎,我都送人了,你怎麼還在用。

我驚訝的不是沒見過她用過阿瑪尼的口紅,而是她這似乎有些“煞風景”的語氣,不知道小B看到會是怎樣的心情,又會如何回覆她。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後來我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我又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了她化身槓精的表演。

那段時間有一位著名作家去世了,大家都在網上表示悼念,我的朋友圈也大多都是這種,但是小A卻冒出了這樣的聲音:你們平時關注過他嗎,看過他寫的書嗎,就在這裡悼念。

我的頭頂上似乎出現了三個問號,難道只有看過他寫的書才有資格悼念?那要是想悼念去世的阿姆斯特朗,是不是還得會登月?

我意識到小A和我可能不是一路人,三觀不同的人始終是很難在一起的。

漸漸的我有些疏遠了她,在繁囂的世界裡保持自己的價值觀已經很不易了,還要如何去迎合他人的想法。

後來有天另外一個室友過生日,請我們一起去了KTV唱歌。

在我們都嘻嘻鬧鬧地唱了自己想唱的歌之後,慫恿壽星為我們高歌一曲,平時特別害羞的她推辭不成,只好點了一首梁靜茹的“可惜不是你”,一曲唱罷,沒想到她歌喉竟然如此之好,可以說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在我們都誇她的時候,小A卻插了一句“我覺得底氣還是差點,仔細聽還是能聽出與專業的差別的”。

我沒想到她居然會這麼說,儘管不能稱之為完美,但也沒有必要如此直白的說出來。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壽星只好報以尷尬的一笑,氣氛感覺也下降了幾個點,原本熱鬧的唱歌慶生最後幾乎變成她一個人在唱。

在生日當天說出這種話,可能會讓人覺得她邏輯不在線,大腦不在信號區,但這就是槓精的行為表現。也許她和我們有不一樣的想法,但不合時宜的表達出來,這不只是情商不在線。

這一刻我覺得她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槓精了,也許對她來說,只要是她認為對的,全世界都要為她打call,她不認同的,誰信就是與之叫板。

用打壓別人觀點的方式,捕獲少的可憐的存在感,為了表現自己思想獨立,靈魂飽滿,總是不分場合跑出來煞風景。

小A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想讓人認為她是與眾不同的,結果卻恰恰相反,自己得到了滿足感,其他人卻都漸漸遠離了她。

槓精,請你滾出我的朋友圈

微博知名音樂博主“耳帝”稱槓精為“人性批判家,截圖小能手,原意曲解師,文字槓上花”,其能量巨大,切入刁鑽,角度離奇,人們避而遠之。避不過的人,被槓精氣到語塞暴怒師常有的事。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分析說槓精一般都是社會最底層人士,收入不高,沒有是非判斷能力,生活過的不如意,通過在網上罵別人來獲得自己的滿足感。

我覺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生活缺少了存在感,嘴裡難免帶著酸葡萄味,只好通過反駁,打壓別人來肯定自己。這種人是可憐的,更是討厭的。

所以珍愛生命,遠離槓精,在這些槓精的眼裡,三觀真的不值錢,自己選擇的立場才是衡量事件真相的標準,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真理之神吧。

真相不一定是真的,不要輕信隻言片語,謹言慎行是無論在哪都有用的通行證。槓精的世界非黑即白,我們只有多讀書,多思考,用開發的心態和陽光來看待這個世界,才能不像他們活的那麼狹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