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台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文/圖|徐麥克、東歌自在、金悅 編輯|曹新星


學通社ISB順義國際分社是北京青年報社所創辦的北京中學通訊社(Beijing Student Press Association,簡稱“學通社”)的下屬分社,負責撰寫新聞時事報道和創作各類主題文章。

雖然隸屬學通社,但分社基本自主管理,由學生自主策劃寫作主題、創作文章,所撰寫的文章會選登在《北京中學時事報》上。學通社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沒有人會知道你能變得多麼好”,這句學通社的語錄一直激勵著我們。學通社是北京中學通訊社的簡稱,自1984年成立以來,這個新聞通訊組織一直致力為中學生們提供一個“承認差別、尊重個性”的寫作平臺,鼓勵學生們發掘自己採訪、寫稿的潛能。

ISB順義國際分社是這個大家庭中非常特殊的一員,因為我們是在國際學校裡成立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們有著和其他的中國學生不同的視野、看法和機會。秉著“道不同,志相投”的理念,這裡聚集了不同年齡,擁有不同國籍和學業生涯的人。不管我們來自哪裡,家在哪裡,母語是什麼,我們都有著對同一件事情的熱愛——中文寫作與傳媒。

“當時我剛來到ISB,還在適應全新的英語環境,就看到社員們來各個中文班做宣傳工作。當他們說學通是一箇中文寫作的社團時,我立馬就被吸引了,打算過去看一看。不出所料,那裡的環境很舒適,氣氛特別溫暖。”現任社長Michael說。

學通社內部主要分為三個部門:宣傳部、活動部和攝影部。這三個部門有著緊密的關聯,他們會在大型採訪活動中互相合作。宣傳部主要負責製作板報、招生,以及優秀稿件的宣傳;活動部負責組織並策劃採訪活動和社團內部的“學通行動”;攝影部則負責記錄重大活動的過程,記錄學員們的成長。

目前,分社主要由兩位社長及兩位助理管理。今年,學通社迎來了它第三十四屆社員,而四位同學們已經連續兩年帶領順義的社員們了。

據Sophia介紹,每次社長都是需要競選的,大家會在規定日子中聚集在一起,由候選人上臺演講,之後會有問答環節。在問答環節中,社員們會根據演講的內容進行提問,進而將候選人進行對比。最終,大家會以候選人的寫作能力、領導能力以及經驗為參考,現場投票選出勝任的兩位社長及兩位助理。競選時,候選人會盡力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贏得社員們的支持。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選擇實時和爭議話題的社員們需要對近期有爭議的事件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選擇興趣話題的社員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寫出與之相關的稿件,例如見聞、影評等。採訪類稿件則是先定好採訪對象,之後大家一起策劃採訪的問題,定好採訪時間,提前將採訪問題發給當事人,以便更好的作答。

我們曾經採訪過故宮講解員和煮飯仙人等有趣的人物。就拿煮飯仙人這篇文章來說吧,“煮飯仙人”其實是一位86歲高齡的日本老爺爺,名叫村嶋孟。他用指間巧妙的力道和愛做出的米飯,令無數日本國民傾倒,因此他被喻為“煮飯仙人”。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在村嶋孟心中,普通的米飯叫做“飯”,只有口感香甜、粘度適中、涼了仍然好吃的米飯才堪稱“銀飯”。“煮飯仙人”每天會出售500份他親手煮的米飯,每天早上都有不少人慕名前來,以求一品傳說中的“銀飯”。老先生烹飪白飯一煮就是52年,至今仍沿用古法,不用電飯鍋。當他在蒸氣騰騰的廚房中,堅守在白米鍋旁控制火候時,他就猶如一尊捍衛稻米文化與料理傳統的雕塑般巍然矗立。

定下這個選題後,社員們便開始了分工合作:首先,我們聯繫了相關人士,取得了煮飯仙人北京50週年紀念日發佈會的入場券。然後,大家一起籌劃採訪問題,定好採訪時間。因為老先生時間很緊,所以我們的採訪實際上只有10分鐘的時間,但這位滿頭銀髮、白鬍掛臉的老先生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曾說:“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真味只是淡,樂在一碗中。”所以,他才將自己對土地的熱愛全都包含在了這樣一碗簡樸的白飯當中。當浮躁、快速、便捷和無盡的慾望充斥著這個世界的時候,村嶋孟的這種始終如一最為珍貴。越是浮躁的時代,越需要匠心精神。

緊張的採訪過後,我們將所有取到的素材寫成了一篇生動的文章。

在Michael看來,這四種類型的文章不光是在考驗社員們的寫作能力,同時還鍛鍊著他們的觀察和採訪能力,從多個角度培養著他們。採訪活動不僅給社員們提供了接觸社會的實踐機會,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還讓他們學會從多個視角觀察世界,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此外,學通社每年還會舉辦“學通行動”來培養社員,增進社員與導師之間的感情。

社員Emily說:“有一次的學通行動就是召集大家一起吃個飯,然後一起去玩北京有名的鬼屋。進鬼屋的時候,好多人在大聲尖叫,但是出來之後,大家都笑了。好像一起被嚇到之後,大家的關係更近了。”

學通社國際分社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傳媒特點和西方文化的思想,使得社員們在關注新聞時事的同時,往往能夠抓住獨特而又新穎的切入點,寫出優秀的稿件。

在這裡,每一個社員都是一名小記者,而學通社讓他們在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發表作品的平臺。最重要的是,學通社猶如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社員們可以一起探索,發現並記錄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從採訪故宮講解員到日本煮飯仙人,ISB學生打造的學生傳媒平臺

徐麥克 Michael,ISB12年級學生,學通社順義分社業務社長; 東歌自在 Elaine、金悅 Tina , ISB10年級學生,學通社社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