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穀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在飲食方面,全國各地可謂是各具特色,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立秋應該吃點啥!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早晚寒氣將漸盛,虛弱人群要避免寒氣侵體。不同於長夏屬溼,入秋後燥令當時,天氣乾燥,靠近暑天屬“溫燥”、靠近冬天屬“涼燥”。

1、先調脾胃後進補

秋季,是最好的進補期。不過,剛立秋不必忙著進補。因為在酷暑難耐的夏季,人們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弱,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秋季進補之前重要的是先調理脾胃。如果能有針對性地吃,能讓你健康、輕鬆地邁進秋天的大門。

推薦食譜1:腐竹拌木耳

原料:木耳30g、腐竹30g、黃瓜半根、胡蘿蔔半根、大蒜2瓣、熟花生適量、鹽0.5勺、白糖1勺、米醋1勺、蠔油0.5勺。

做法:1、腐竹、木耳泡發,切小塊,在開水中焯30秒撈出瀝乾水份晾涼備用。2、胡蘿蔔、黃瓜切絲、大蒜切末。木耳、腐竹、黃瓜、胡蘿蔔、大蒜和花生放入容器中。3、將調好的汁倒入腐竹木耳中,攪拌均勻即可。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推薦食譜2:黑豆蓮藕豬心湯

原料:豬心1只、黑豆60克、蓮藕1節、瘦肉70克、紅棗3顆、生薑2片、鹽適量。

做法:1、黑豆洗淨提前浸泡2-3小時,豬心切開放清水裡浸泡去掉血水,蓮藕削皮切塊,豬心、瘦肉切塊後焯水。2、鍋中加足量的水,放入豬心、瘦肉、黑豆和薑片,大火燒開後再撇去浮沫,加入蓮藕和紅棗,轉小火煲1.5小時即可。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2、貼秋膘,吃肉肉

在很多地區,立秋時節流行著“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通常胃口都不太好,體重會下降,稱為“苦夏”。立秋之後,自然要把丟失的體重找回來。而且,隨著秋天氣溫的下降,人們的胃口也逐漸好了起來。所以自然要做些肉菜,好好補一補。

推薦食譜1:紅燒牛肉

原料:牛肉500克,味精2克,胡椒粉、八角、大蔥各5克,蔥、酒、醬油各25克,辣豆瓣醬20克,糖15克。

做法:1、牛肉切塊,先用熱水氽燙一下瀝乾水分待用。2、油燒熱 後將蔥、姜爆香,再加入辣豆辨醬炒紅,然後放入牛肉塊翻炒並加入醬油、糖、胡椒粉、酒、味精及八角,最後加水浸過牛肉,用小火慢慢煮至汁稠、肉酥香即可。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推薦食譜2:黃燜雞

原料:土雞800g、土豆200g、香菇80g、青椒25g、紅椒25g、姜20g、蒜40g、料酒50g、甜麵醬15g、老抽10g、生抽30g。

做法:1、鍋中放油將姜蒜爆香,放入雞塊翻炒,雞塊炒至變色放入香菇。2、雞塊炒至有點金黃色,放入土豆略炒後放入所有配料,炒至配料汁滲入雞肉和配菜。3、把所有材料鏟入砂鍋,加適量水,炆火燉20分鐘,燉至將熟放入青紅椒塊再小火燉2分鐘就可以關火了。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3、立秋之花式吃瓜

江南一些地方,立秋這天有“啃秋”或“咬秋”的習俗。在立秋這天,人們要啃西瓜,甚至浙江的一些地區還有西瓜和燒酒一起吃的習俗,人們認為這樣做可以免除痱子、腹瀉、瘧疾等疾病。

推薦食譜1:紅酒西瓜皮

原料:西瓜皮500克、紅酒300ml、檸檬半個、冰糖50克、陳皮5克。

做法:1、西瓜皮去外層翠衣,切塊,準備好紅酒、檸檬切片、陳皮、冰糖待用。2、西瓜皮放入鍋中,接著放紅酒、檸檬片、陳皮、冰糖,蓋上蓋子,煮開之後改為小火慢慢熬25分鐘。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推薦食譜2:牛奶西瓜布丁

原料:牛奶250g、西瓜汁150g、吉利丁片20g、白糖30g。

做法:1、吉利丁片用水泡軟,牛奶倒入鍋中,加入白糖,微微煮開,放入10g吉利丁片,攪拌至融化,放涼。2、倒入1/3於杯子中,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3、西瓜榨成汁,濾掉肉渣,放入剩下的10g吉利丁片,隔熱水攪拌至融化,放涼後倒入凝固好的牛奶杯裡,再次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4、最後將剩下的牛奶再倒入杯中,再冷藏至凝固,凝固好之後再表面擺上一些西瓜肉丁做裝飾即可。

立秋之日秋風至,立秋後吃什麼?請看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