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簡介:海邊小妹,座標澳洲,自由撰稿人兼中文老師。用心記錄在異國他鄉的生活感悟。文字真實不做作,在多家雜誌發表文章。

我住的小鎮,有位盲人。我剛搬到這裡,就常看到他獨自走在路上。這麼多年過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身影就像規律的鐘擺一樣,每天準時準點地出現在那裡,一點兒也沒見他變老。我很是好奇,他到底去哪裡?幹什麼?

有時,我很想跟著他,找機會“採訪”一下。卻總沒能如願。他走路真快,腳步那樣堅定和自信,完全不像是看不見的人。

就連過馬路都和常人一樣沉穩而快速。有時候,遠遠看到他要過馬路,心裡想著去幫忙,才發現,人家過得比我還順溜。

我掏出手機抓拍了他過馬路時的瞬間: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有一次,我在小鎮的火車站遇到了他。終於滿足了我的一部分好奇。我看到了他是怎樣準確地登上火車而無需他人幫助。

我們鎮子小,火車站還保留著原始風貌,整個車站也只有售票窗口裡的一個工作人員,所以沒有工作人員可以幫忙。那麼,火車來了,他又怎麼知道門開在哪個位置呢?

原來,每列火車停靠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他早已摸索出站在什麼位置會正對著車門。他總會選擇站在一個路燈柱子旁邊。火車來了,果然,車門乖乖地停在他面前,門開時會有提示音,他只需輕輕邁步就上火車啦。

那麼,他每天是去哪裡呢?這時,我想起朋友告訴過我的一個信息:澳洲有一些單位會特地為殘障人士預留一些職位,讓他們上班來做一些能勝任的工作。

待遇和其他員工是一樣的。如此看來,這位盲人一定是去上班的吧。

想想有多少四肢健全無病無痛的人,都不能堅持工作,甘願領著社會救濟混日子。對這位盲人的欽佩之情,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同時,我也細心地發現一個現象。在澳洲,常常會遇到身有殘疾的人單獨出來活動。他們和健全人一樣,出來逛商場、去圖書館、遊公園、看球賽等等。

大街上也常會看到坐著輪椅的人。現在的輪椅都是電動的,不需要人推。按鈕即動,方便極了。這些殘疾人在外完全不需要人陪著,自己能很自如地行動。

我記得小時候在中國時,路上也看到過盲人單獨出行。那時還要學雷鋒,爭著扶盲人叔叔過馬路什麼的。但是長大以後,越是繁華的城市裡,越少見到殘疾人單獨外出了。不是沒有殘障人士,我想是他們不方便或者不敢出門吧。

於是,我開始留意起身邊的一些細節,發現澳洲社會對殘障特殊群體的關愛體現在許多不起眼的地方。這一方面,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剛才提到火車,那就先看看火車站的設施。下圖是收票閘口,每個車站肯定會有為輪椅和推嬰兒車而設的寬大通道。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像我前面提到的盲人,可以自己上火車。那些輪椅又怎樣跨過火車和站臺之間的縫隙上車呢?原來,每輛火車都設有一個專門上下輪椅的車廂。當有輪椅時,有工作人員會拿出一個墊板,搭在門口。

看下圖門邊的圖標,溫馨提示輪椅車廂的位置。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不管是火車站還是別的地方,公共廁所也一定會有專門為殘疾人和嬰兒準備的廁所。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出行除了火車和汽車,當然還會自己開車。大家都體會過在人多的地方找停車位是多麼困難。

但有些地方明明有空位,你卻不能亂停,因為那是殘疾人或者帶嬰兒車的人專用的停車位。這樣的停車位通常要寬大一些,以便輪椅和嬰兒車上下。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下圖的標示寫得清清楚楚,這一片區域都是給行動不便人士提供的停車位:不光是出行無障礙,健全人能享受的娛樂活動,殘疾人也一樣能方便地享受。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有一次,我們全家去現場觀看橄欖球比賽,我注意到球場的最後一排,總有些寬大的空間,地上畫著輪椅標誌。原來都是為輪椅人士預留的空間呢。

下圖就是悉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一個橄欖球場的特殊座位。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看電影的時候,在電影院前面最靠近門口的地方,也會看到輪椅停放的位置,如下圖。因為電影院裡太暗,拍照時不得不用了閃光燈,所以效果不太好。

當然,我是在電影散場時拍的,電影上演時,別說閃光燈了,就連手機屏幕都不應該點亮,會影響旁邊的人。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澳洲每片居民區附近都會有個大草場,通常被叫做某某park,直譯成中文就是“公園”。其實和我們所說的公園不是一回事兒。

我們中國的公園大多是營業性質的。澳洲這些所謂的公園,只是一大片草地,配上角落一些兒童滑梯鞦韆之類的設施,許多還有燒烤爐、小亭子等等。

燒烤爐大多是電動的,投幣可以使用。公園沒有圍欄,當然也就不存在門票這一說。週末的時候,附近的居民會在公園野餐,朋友小聚。

最最難忘的是,就在家不遠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園,我竟然發現了個奇怪的東西。看看下圖,你能猜到這是什麼嗎?我好奇地湊近了,隔著門讀了讀牌子上的說明,才搞明白。

獨自乘火車、逛商場、看球賽……澳洲的殘疾人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這是專為殘疾人設計的鞦韆,我只看了個大概,具體怎樣操作還真不知道。

但這東西確實讓我大大的感嘆一番,從構想、設計、製造、到安裝,費那麼多人力和精力,放在這兒供人免費使用,使用率也並不高。如此肯投入的關愛,確實讓人感動。

身體上的殘缺並不一定會降低活著的質量。只要整個外在環境對他們有尊重、平等和關愛,並且他們自己內心堅強,擁有陽光的心態,就能活出精彩!

我不由地想起熱騰仁波切的話:“活得久,不一定是好事。但是,活得要有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