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

“浮躁”在《辭海》裡的解釋為輕率,急躁。引申而言,浮躁往往是一種衝動性、盲目性的表現,在情緒上表現為一種急躁心態,急功近利,在行動上表現為缺乏理智,盲目冒險。試看天下有多少人做事能耐得住性子,做事貪大,做人計小,多了急躁,少了冷靜,多了盲目,少了腳踏實地,多了急於求成,而最後以失敗告終。浮躁的人,在學習上不求甚解,坐不住,心不靜,想不深,心裡像長了草似的。浮躁的人,在工作上眼高手低,不勤奮,不刻苦,不投入,看什麼都簡單,不屑於認真去做,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做事名利當頭,哪裡露臉往哪鑽,往往追求表面文章和短期的效益。浮躁是現代人的一種流行病,主要源於人們覺得人生短促,世事紛繁,自己作為匆匆過客,必須活得忙碌而又明白,才有意義。然而,這種明白只能充其量為自以為明白,實則是地地道道的糊塗。浮者,根基不牢也;躁者,耐性不足也。浮躁之人,由於對人生信念不明晰,對生活真諦不瞭解,儘管整日忙忙碌碌,實際上還是莫名其妙。從本質上來說,浮躁正是一種無所適從的生活狀態。一位企業家曾談起了他遇到的兩種人:有個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麼時候遇見他,他都是風風火火的樣子。如果要同他談話,他只能拿出數秒鐘的時間,時間稍長一點,他就會伸手把表看了又看,暗示著他的時間很緊張。他公司的業務做得雖然很大,但是開銷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過於浮躁、做事又貪大。因此他常為雜亂的事情所阻礙。結果,他的事務是一團糟,他的辦公桌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堆。他總是很忙碌,從來沒有時間整理自己的東西,即便有時間,他也懶得去整理。另外有一個人,與上述那個人恰恰相反。他從來不顯出忙碌、浮躁的樣子,做事非常從容,總是很平靜祥和。別人不論有什麼難事和他商談,他總是彬彬有禮。在他的公司裡,所有員工都寂靜無聲地埋頭苦幹,各樣東西安放得也有條不紊,各種事務也安排得恰到好處。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辦公桌,對於重要的信件立即就回復,並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條。儘管他經營的規模要大過前述商人,但別人從外表上總看不出他有一絲一毫慌亂。每一件事他都辦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條理、講求秩序的作風影響到他的全公司。於是,他的每一個員工做起事來也都極有秩序,一切井井有條。這位企業家總結說:“這兩個人的差別在於,前者對於工作過於浮躁,而後者對於工作則不貪大,不浮不躁,具有條理性。”你工作不貪大,就會有程序。做事不浮躁,處理事務才會有條有理。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的時間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業也必能依照預定的計劃去進行。人的能力雖然是有限的,無法超越某種極限,倘若對準備工作能做到謹慎仔細的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超能力發揮的。今天的世界不是思想家、策劃家的世界。只有做事不貪大,不浮躁,有條理的人,才會成功。反之,沒有程序、過於浮躁的人,成功不會青睞他。那麼,怎麼做事我們才能不浮躁呢?首先,遇到事情,我們要先分析: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達到目的有哪些方法?哪種方法最佳?其次,統籌規劃,理出做事的提綱。最好拿出筆和紙,或者直接敲在電腦裡,把我們要做的事情一件件記下來,然後分清主次,哪些先做,哪些後做,一定要弄清楚,這樣我們在執行的時候就會有章可循。就像上學的時候寫作文,先列出行文提綱,再動筆寫。形成有條理和分類的工作習慣,這樣才會提高工作效率。最後,一件事情做完了,要有總結。這很重要,很多人事情做完了就不管它了,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犯了什麼錯誤,也不想一下,以至於下次做同樣的事情時錯誤再犯。其實,總結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關鍵是要養成習慣,通過總結,我們吸取經驗和教訓,以後再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處理起來就容易多了。

天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領導面前要拒絕浮躁,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到精細,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成功一定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