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特別是主論壇開啟之後更是精彩紛呈,雖然筆者特意早到提前入場,但發現已是座無虛席。下面分享一些來自大會現場的精彩內容。

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自8月16日起,為期3天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匯聚了來自中、俄、美、德、日、加、韓、以等國300多位業界頂尖專家和企業領袖。圍繞“國際合作與機遇”、“基礎技術與創新”等議題,這些行業大咖展開了深入交流。

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第一階段“國際合作與機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天然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首發《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的主旨演講。

辛國斌副部長指出,機器人作為未來推動科技變革的三項主要技術之一,正從簡單的輔助工具和設備,向著與人類協同共存的夥伴和助手持續邁進,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接下來,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麥肯錫亞洲運營諮詢業務及物聯網負責人Karel Eloot 發表題為《機器人技術在成功的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的演講。他指出,製造業中有60%的工作是可以實現自動化的,自動化的使用潛力巨大。他預測,2020年中國機器人需求佔到全球需求的比例可以達到40%。與此同時,建立一個以工業物聯網為核心的生態體系,為推動行業合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以《AI賦能 迎接千帆競發的新時代》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如今人工智能語音轉文字的準確率已經超越人工記錄人員,平均準確率達到95%以上,若加以聯網訓練平均準確率可達98%。

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就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展望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從2013年開始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去年又創造了歷史的雙新高:一是市場的容量創出了新的高度,超過了14萬臺。二是整個增速創出了整個中國機器人近幾年發展最高的速度,平均增速已經達到了接近60%。技術的突破與發展,使得機器人進入了2.0時代。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介紹了美國各種領域的機器人的市場發展與變化。他表示,整個機器人產業的價值鏈,正在向每個行業擴展。工業領域每年增長15%,也是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倉儲和物流行業也是如此,處於非常快速增長的狀態。未來的機器人,需要在複雜的環境當中更加自主靈動,快速處理、快速學習,用戶界面和社交互動更加簡單友好。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大興區委常委張繼紅就機器人產業進行分析,他表示,為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把三城一區作為主平臺,大力強化科技創新,加快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未來,將進一步強化機器人技術創新、加快機器人高端產業機制的建設,並且進一步加強對機器人產業的服務,加強對技術創新的大力推動。

第二階段“基礎技術與創新”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主持。

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IEEE RAS主席、德國弗萊堡大學教授Wolfram Burgard以《基於深度學習的智能機器人導航和感知》為題發表演講,介紹了機器人行業近年來的變化、智能機器人導航和感知、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等內容。

歐洲機器人協會副主席、庫卡機器人有限公司德國總部研發負責人Rainer Bischoff 介紹到,歐洲機器人協會是歐洲最大的機器人學術及行業組織,在歐洲長期支持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發。目前,歐洲機器人業界高度關注互動式的技術,包括人機互動、人機協作,以及傳感、信息解讀、認知和感知等技術。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Brad Nelson以《人類身邊的小夥伴:那些個子雖小卻功能強大的微型機器人》為題,介紹了在微型機器人、納米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取得的進展。

美國普渡大學教授Richard Voyles以《精準交互無人機在機器人和物聯網領域的應用》為題, 介紹了精準交互無人機及其應用,包括高度控制、力量控制和無線傳感網絡的應用。

在最後的高峰對話環節,6位專家以智能生命體的現在與未來為主題,從不同角度共同進行了探討。

大咖雲集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揭示了怎樣的未來?

人工智能正在不斷改變世界,併為我們帶來全新的應用和社會發展的機會。國際社會也已經把人工智能作為未來人類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此次大會讓大家看到想到並感受到科技前沿力量所帶來的生活和生產的便利,未來未到,科技先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