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的區塊鏈致富新術:瞄準交易所系統,低買高賣,近10倍利潤

項目方收割韭菜,交易所收割項目方。這就是幣圈生態鏈的真實寫照。交易所在數字貨幣生態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項目方想要上幣,免不了支付高額上幣費,交易所因此賺的盆滿缽滿,不少項目方則苦不堪言。

為了免去交易所的盤剝,很多區塊鏈項目開始自建交易所繫統,奪回話語權。由此也衍生出另一門生意,買賣交易所繫統技術源代碼。一份統計顯示,2018年區塊鏈火爆項目排行榜中,數字資產交易所很長期處於榜首位置。

提供交易所繫統搭建的第三方技術公司應運而生,花錢買一套交易系統,再經過一番包裝和宣傳,一個交易所就輕鬆誕生。程序員王強就是這麼幹的。

今年6月,王強和別人合夥開發了一個區塊鏈項目,他擔任技術合夥人,如今白皮書等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妥當,只差搭建交易所這關鍵一步。技術出身的王強原本是想自己搭建交易所繫統的,但2到3個月的開發週期讓王強有些退卻,再加上人力、物力、財力等成本,更讓他有些吃不消。

上交易所繫統,王強只有10萬預算。如果選擇第三方區塊鏈技術服務商來搭建系統,報價至少百萬。一家第三方技術公司提供的交易所私有化部署報價體系顯示,現貨交易系統和期貨交易系統的價格為400萬人民幣,場外OTC系統的價格為150萬人民幣,若要加上的實時擺盤服務和歷史行情恢復服務,前者需加價10萬人民幣,後者每恢復一次需花費10萬人民幣。

程序員的區塊鏈致富新術:瞄準交易所繫統,低買高賣,近10倍利潤

這對王強來說顯然不是財力承受範圍內的。他決定買源代碼系統,自己來包裝策劃。經過多方打聽,一個深圳賣家願意將一個源代碼系統以12萬元價格加上150萬代幣賣給他。假如代幣按照0.12元基石輪的價格計算,王強買交易系統源代碼一共花費了30萬元。

王強購買的這套系統,功能相對基礎:PC前端的功能包括登錄註冊等賬戶體系,可以充幣提幣、進行手機郵箱認證的個人中心,幣幣交易、C2C交易等交易功能,和展示平臺優勢、行情列表的首頁功能。另外,還有後臺管理中心、撮合中心、清算中心、移動端等基本功能。

除了為自己服務,王強還考慮提供技術外包服務,將買來的源代碼加價賣出,然後提供代碼修改、功能新增等服務,總之就是“客戶需要啥我做啥”。而通過技術上的加減乘除和包裝宣傳,12萬買來的系統可以賣出百萬的價格。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幣幣交易這種交易系統特別好做,只需要讓技術加入跟區塊鏈相關的技術即可。但低價買來的技術意味著低係數的安全性,強如幣安、CoinBig等交易所都曾被黑客攻擊過。但王強對此不在乎,在他看來交易所的收益大於風險,“頂尖黑客弄翻我們的可能性有,一般的(黑客)估計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