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種享受,身心完全融入憶佛的「念」裡面去

無相閉目憶念拜佛一段時間之後,憶佛的念就會非常的清晰,平常四威儀之中要常常把憶佛的念提起來。這階段有些人會產生控制呼吸的現象,嚴重者還會嘔吐。

拜佛時若六根一齊攀緣就不會控制呼吸;

閉眼後眼睛不能攀緣,耳鼻舌身亦不攀緣,意根只攀緣憶佛的念,覺得單調沒有意思,會另外再去攀緣身根一直在動的呼吸。

此時喉嚨起作意,使它保持在不太緊亦不太鬆的狀態,使氣息出入的量固定。

剛開始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後來注意到了,覺得喉嚨內好像有些纖維在裡面而不舒服。

若不明白此原因而再精進拜佛,控制的情形會愈來愈嚴重,最後會有嘔吐現象。

這時要暫時中止憶佛,去活動一下,把心散掉,如一開始就發覺這種現象,馬上注意,使喉嚨不起作意,即可避免此種情形發生。此是極少數人才有的現象,一二百人中不過一人而已,學者不需耽憂。

而第五個次第是我們在無相憶念拜佛時,可以一念相續,在拜佛時不會去攀緣色、聲、香、味、觸及一切的法。

此時,拜佛來憶念一尊佛或菩薩,心裡頭沒有名相、聲相戒形像,而想佛憶佛之念非常清晰。

到這個時候,想佛拜佛之速度已經非常的慢了,大概慢到了三---五分鐘一拜。

拜佛時會覺得很輕鬆、很愉快:雖然是大熱天,也會覺得清涼自在。

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拜佛時很緊張。

也不需要用什麼精神,憶佛的念自然而然存在心中。

拜佛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種享受,身心已經完全融入憶佛的那個“念”裡面去。

這時候已完全瞭解“一念不生”和“一念相續”其間的差別。

我們常常強調一念相續,因為一念不生不易見到自性彌陀,一念相續才容易見到自性彌陀。

而無相憶念拜佛正是一念相續的工夫。到了此時,第五個次第即告完成。

我深敬您們,不敢輕慢。

為什麼呢?

您們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常不輕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