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爲「會飛的五角大樓」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2018年6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乘坐一架E-4B“守夜者”空中指揮機抵達阿拉斯加州費爾班克斯市的艾爾森空軍基地,在這裡停留兩天後他將飛往中國進行訪問。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的官方名稱為“國家緊急空中指揮所(NEACP)”,媒體稱之為“末日飛機”:如果美國受到核打擊或大規模空襲時,它是美國總統、國防部長及繼任者的空中指揮所。

它通常會伴隨“空軍一號”陪同美國總統出訪,偶爾也客串一把“空軍一號”的角色。平時它是美國國防部長出國訪問的工作專機,所以也叫“飛行的五角大樓”。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美國現有4架E-4B“守夜者”。名稱來自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守夜人》。外形特徵是機頭後方凸起的SHF(超高頻)衛星天線整流罩。

它們由波音747-200B改裝而成,前三架型號為E-4A,改裝於1974-1979年,第四架為E-4B,改裝於1980年,前三架E-4A在1985年全部升級為E-4B,每架改裝費用約為2.5億美元。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守夜者”訪問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多箇中國城市。圖為2014年4月9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2012年9月18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E-4B與中方的地面警衛。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目前由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第595指揮控制大隊第1指揮控制中隊操作。很多老舊飛機都升級了玻璃駕駛艙,但E-4B仍保留了傳統的模擬飛行儀表,因為它們不易受到EMP電磁脈衝爆炸的損壞。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最大起飛重量:374噸;動力裝置:4臺GE CF6-50E2渦扇發動機;最大速度:969公里/小時;巡航速度:0.84馬赫(895公里/小時)。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不加油最大航程11000公里,機內燃油150噸;目前實測最長連續飛行紀錄為35.4小時,最長耐力飛行的設計值大於150小時(6.25天),它是名副其實的耐力飛行世界冠軍。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擁有美國空軍最大規模的飛行機組。機組與任務人員共計112人。與之相比,“空軍一號”的機組人員是26人,另外可搭乘76名乘客;平常E-4B的機組及任務人員最低配置為48人。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共有三層艙室,上層為駕駛艙、機組成員休息室;中層為高級軍政領導人和作戰人員的辦公室、會議室、休息室及通信控制和技術中心;下層為通信設備與維護工作間及輔助艙室。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第595指揮控制大隊第1指揮控制中隊的辦公室。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飛行工程師在做飛行前的準備工作。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從中層甲板到上層駕駛艙的旋轉樓梯。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尾部整流罩內是可用絞盤收放的甚低頻(VLF)通信拖曳天線,長8千米。可與水下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保持通信聯絡;機上共有13套通信設備,46組通信天線。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2005年E-4B機隊又經過了為期5年、總金額2億美元的技術升級,目前每架E-4B的每小時飛行成本約為16萬美元。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E-4B的機體結構壽命為11.5萬飛行小時或3萬個發動機循環,將在2039年達到使用壽命。因此計劃在2020年進行延壽改造或技術升級。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除一架E-4B在執勤外,另有兩架備份機可隨時調用,第四架處於維護或技術升級狀態。

美國“末日飛機”抵達中國,被稱為“會飛的五角大樓”

2015年,時任防長阿什頓·卡特在飛往日本的E-4B上接受媒體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