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潭門鎮漁民符名林「上岸」開辦民宿 吃上旅遊飯

瓊海潭門灣,擁有將近8公里長的優質海岸線和有獨特的潮汐規律。居住在海邊的人們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邊的灘塗和礁石上打撈或採集海產品,稱為趕海。

雲絮飄散,夕陽溢出餘輝,潭門灣的潮水慢慢退去,開闊而平緩的淺灘上,遊客聚集而來。“趕海啦!”來自湖南省益陽市的小遊客劉子軒拉著媽媽的手,歡快地奔向海邊。那裡,人們捲起褲腳、拎上小桶、拿著工具,這邊撿到一個稀奇的貝殼,那邊正跟一隻矯健的螃蟹比賽跑……

岸邊,民宿“無所歸止”的老闆符名林滿面笑容,“沒想到我們小時候玩耍的遊戲,成了遊客樂於體驗的旅遊活動。”

1980年出生於潭門鎮林桐村的符名林,看起來健碩黝黑,是地地道道的漁民出身。

22歲時,符名林第一次出海,和父親、表弟到西沙北礁從事傳統的浮潛捕撈。他還記得,當時,因存儲的淡水不多,刷牙只能用海水,為了省電,錄音機每次只能聽一點……就這樣,在北礁待了3個月。“那時候有闖海的勁頭,現在回想起來,沒有通信設備,如果當時出現意外,根本沒有人知道。”符名林說。

曾在臺風中撿回一條命的符名林,也見證了潭門鎮的變化。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登上了潭門漁民的船,寄以“造大船、闖大海、捕大魚”的深深囑託。通過近些年的城鎮化建設,潭門,這個自古就以漁業聞名的濱海邊陲小鎮,成為獨具漁家特色的風情小鎮。

2017年,符名林和朋友一起,租下了石碗村的一棟兩層小樓,改造成為具有漁家風情的民宿。舊珊瑚石的牆面、老船木桌椅、隨時可以撒網捕魚……獨特的文化體驗引來了不少遊客。“這個月的幾個週末,我們的房間全部訂滿了。”符名林說,雖然沒有大景區可依靠,但潭門有不可多得的淺灘,有深厚的耕海文化,本身的文化旅遊資源就是民宿最大的後盾。

文化與旅遊,讓千年漁港華麗轉身,也讓符名林這樣的漁民闖出另一片天地。(記者 趙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