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你对降噪耳机的要求是什么?

降噪效果好?续航时间长?还是音质好?

要我说,不管能不能好好的降噪,一款耳机,最重要的还是佩戴舒适,其次才是音质和续航等等。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最近半年时间里,我一直在用Libratone小鸟音响的耳机,先后体验过Q系列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和Lightning接口的有线降噪耳机。考虑到携带方便,后期Lightning接口的有线耳机一直作为日常使用的主力型号,直到最近才换成颈挂式的Track+无线耳机。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这是小鸟音响时隔一年多时间再次推出耳机新品,也是小鸟音响首款采用颈挂式设计的耳机。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依旧是经典的北欧极简式设计风格,可惜配色上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不像Q系列的选择那么丰富。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Track+的线控部分对耳机整体来说不算小了,我想应该是为了配合另一侧的电池模块的对称美学设计吧,采用常见的三键式设计,每个按键之间的距离都足够远,而且按键凸起设计的很明显,盲操几乎不会按错。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与线控对称另一边的是Track+的电池部分,标准的MicroUSB充电口,并没有防尘设计,多功能按键也被放在了这一侧。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和Q系列的Lightning耳机比较,发现Track+的耳塞部分形状有了变化,从之前的入耳式圆形变成椭圆形。在发布会现场,小鸟音响的CEO刘崧特别强调过这个设计的改变。入耳式耳机虽然在隔音能力上略强一些,但长时间佩戴容易使耳朵产生疲劳甚至疼痛感,Track+希望通过提供多种型号的耳塞和耳翼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佩戴需求。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这次我拿到的只是工程样机,无法去体验其他几款耳塞的舒适度。不过就这些天的体验来看,默认的这款耳塞舒适度应该是适合绝大多数用户的。不过想想看一家企业的CEO在发布会现场强调媒体一定要亲自试试所有耳塞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然后才能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这份对细节的要求和强迫,也是可见一斑了。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话说回来,自从用上了Track+后,Lightning接口的耳机就被我冷落了。原因嘛也很是单纯:频繁出差时飞机上戴着方便。

自从航空公司允许飞行途中使用手机后,就开始莫名其妙的强制要求起飞降落时不能佩戴耳机。虽然我明白航空公司的用意,但之前你们从来也没要求过嘛!

耳机不让戴,有线的实在是找不到地方放,只号手上拿着,很是不方便。颈挂式的Track+就没这个烦恼了,不让戴就挂着喽。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当然,蓝牙无线耳机也不受手机型号的影响,Lightning接口的耳机就只能用在iPhone和iPad上,用Track+想听听安卓手机上的歌、或者临时看下电脑里的电影都不用换耳机了(我真的每次出差都带两副耳机……)。

【轻,佩戴舒适】

Track+这次最大的卖点,就是轻。

如果只是单看图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一款主动降噪耳机。Track+的整体重量只有28克而已,要知道大多数同级别定位的颈挂式降噪耳机都至少是70克以上的重量,仅有三分之一重量的Track+在佩戴时几乎是毫无负担的。这也是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哪怕是降噪效果再好、音质再出色,但沉沉的一坨挂在脖子上,不舒服全都没用。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而且,Track+采用了医用级液态硅胶材质,颈带和耳机线极富弹性。和大多数塑料材质颈挂式耳机相比,Track+不仅佩戴舒服,而且还几乎可以完全折起来收纳,随便就能放进口袋里。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由于用了柔软的液态硅胶,而且Track+的耳机线设计比较粗,所以佩戴时几乎没有听诊器效应。

【新增智能降噪功能】

此前在体验Q系列降噪耳机时,已经介绍过很多次小鸟音响的降噪功能:CityMix。这是一项支持在四个不同降噪模式中手动调节的降噪技术,从低到高,不同级别的降噪效果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至于降噪效果,我记得曾说过,在飞机上打开CityMix四档降噪后,摘下耳机反而会觉得现实中的噪声变得非常不真实。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降噪模式可以分别通过线控多功能按键和手机APP控制,线控使用很简单,每按一次耳机会反馈调节声音,到四级最高降噪模式后会有双重提示音。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当然,用手机APP来调节更加直观。与Q系列略有不同的是,Track+的降噪效果图上给出了四个降噪模式的降噪指数,一档是+6dB的环境感知模式,适合用在健身或步行时使用,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外界环境的声音;二档为0dB的初级降噪模式,三档升级为-12dB的中级降噪;而四档则是最高的-20dB高级降噪,我坐飞机通常都是直接打开四档降噪模式。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Track+的降噪也有升级,变成了CityMix Smart。顾名思义,Track+的降噪变智能了。

在手机APP上切换到智能调节模式,Track+能通过耳机单元上的两颗麦克风以及运动传感器感知到佩戴者是坐着不动还是在走路运动,并会自动切换到最合适的降噪模式。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在手机APP上可以看到有趣的降噪模式变化,当我走路时,屏幕上的小人开始跟着一起走了起来,降噪模式也切换到了+6dB的一级降噪,看起来很有趣。

【出色音质】

音质方面,记得之前有一种说法,降噪耳机的音质都不怎么样。不过连续体验过小鸟音响这几款降噪耳机之后,我觉得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可能部分专业耳机发烧友会有更高的要求,不过对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我认为Track+的音效对得起售价。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或许是听在线标准音质歌曲的原因,我起初都听不出Track+和有线的Lightning耳机在音质上有多大区别。当然,蓝牙无线传输肯定会损失一部分音质,在试听金志文的《顽石》时,Track+的音质就不如有线Lightning耳机那么纯净,高音部分有轻微的撕裂感。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不过Track+对中低音的表现值得称赞,很浑厚,特别是听电音声效时的感觉尤其好。张靓颖的新歌《贪恋》中就混插了不少电音,尤其是她独特的海豚音副歌,听起来很有感觉。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为了确认,我又特别找了一首《Electric Pow Wow Drum》,这首电音味十足的小众歌曲被我当成了手机铃声,虽然天天都能听到,但用Track+听时的第一反应是:歌曲中的鼓声、手鼓铃声和人声的层次感特别鲜明,不知道是不是降噪的关系,这是之前听这首歌时没有过的体会。


【更适合大众的潮流之选】

为了测试Track+的佩戴舒适度和续航表现,我从上班后差不多10点左右,开始戴Track+耳机听音乐。中午吃饭时稍微休息了半小时,一直戴着到了下午17点20分左右,耳朵才开始感觉到稍许不适。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这时耳机的电量还有20%,差不多和官方给出的8小时续航时间一致。在手机APP上还可以给耳机设置空闲关机时间,合理设置也可以节省一些耳机的电量。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4月底的北京,坐在西南朝向的办公室里已经要打开风扇了。颈挂式设计的Track+虽然不是定位在运动型,但因为有着不错的佩戴舒适度,跑步或骑行这种小锻炼戴着是没问题的,而且Track+支持IPX4级防水,锻炼出汗是不用担心的。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Track+是通过蓝牙与手机无线连接的,支持aptX技术配对后的稳定性很不错,中午走出办公室到电梯间取外卖歌声也不会断。而且Track+支持同时连接两部手机——大多数人都应该有两部手机吧,我就用一部来听歌接打电话,另一部登陆微信语音聊天,两不耽误。

轻轻地噪音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连手都不用挥一挥

相比较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机,小鸟音响这款Track+可能是目前最轻盈小巧的选择——极简北欧设计非常适合姑娘们戴着出街(要是有多种色彩多好!),智能主动降噪省去了手动调节的麻烦,还有出色的音质表现。1498元的售价并非直飙顶级,也更加适合主流大众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