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社會文明在進步,但人們的痛苦與煩惱越來越多,死於各種疾病、自殺、戰亂的也越來越多。產生這類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以往很少有專著來論述,其實產生問題的真正原因我們中國民族的先哲們很早就解釋過,其中解釋最好的就是老子。他在《道德經》中首句就提到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含義應該就是人類文化是不能單純用文字和說教進行傳播的,同樣也不能按照西方習慣的演繹推理來論證的。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大多數人都聽說的故事,體驗一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火車上,一個很漂亮的女列車員盯著一個民工模樣的中年人,大聲說:“查票!”

中年人渾身上下一陣翻找,終於找到了,卻捏在手裡不想交出去。

列車員朝他手上瞅了一眼,怪怪地笑了笑,說:“這是兒童票。”

中年人憋紅了臉,囁嚅著說:“兒童票不是跟殘疾人票價一樣嗎?”

兒童票和殘疾票的價格都是全票的一半,列車員當然知道。她打量了中年人一番,問道:“你是殘疾人?”

中年人回道:“我是殘疾人。”

列車員繼續說道:“那你把殘疾證給我看看。”

中年人緊張起來,說:“我沒有殘疾證,買票的時候,售票員就向我要殘疾證,我沒辦法才買的兒童票。”

列車員冷笑了一下:“沒有殘疾證,怎麼能證明你是殘疾人啊?”

中年人沒有吱聲,只是輕輕把鞋子脫下,又將褲腿挽了起來——他只有半個腳掌。

列車員斜眼看了看,說:“我要看的是證件!是上面印著'殘疾證'三個字的本本!有殘聯蓋的鋼印!”

中年人一臉無奈,解釋說:“我沒有當地戶口,人家不給辦理殘疾證。而且,我是在私人工地幹活,出了事之後老闆就跑了,我也沒錢到醫院做評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列車長聞訊而來,詢問情況。

中年人再一次向列車長說明,自己是一個殘疾人,買了一張和殘疾人票一樣價格的兒童票。

列車長也問:“你的殘疾證呢?”

中年人說他沒有殘疾證,接著就讓列車長看他的半個腳掌。

列車長連看也沒看,便不耐煩地說:“我們只認證不認人!有殘疾證就是殘疾人,有殘疾證才能享受殘疾人票的待遇。你趕緊補票吧。”

中年人一下子蔫了。

他翻遍了全身的口袋和行李,只有幾塊錢,根本不夠補票的。他帶著哭腔對列車長說:“我的腳掌被機器軋掉一半之後,就再也打不了工了。沒有錢,連老家也回不去了,這張半價票還是老鄉們湊錢給我買的。求您高抬貴手,放過我吧!”

列車長堅決地說:“那不行”。

那個女列車員趁機對列車長說:“讓他去車頭剷煤吧,算作義務勞動。”

列車長想了想,說:“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中年人對面的一個老同志實在看不慣了,他站起來,盯著列車長的眼睛,說:“你是不是男人?”

列車長不解地說道:“這跟我是不是男人有什麼關係?”

老同志繼續問道:“你就告訴我,你是不是男人?”

“我當然是男人!”列車長回答。

“你用什麼證明你是男人?把你的男人證拿出來給大家看看!”老同志繼續逼問道。

周圍的人鬨然大笑。

列車長愣了愣,說:“我一個大男人在這站著,難道還有假不成?”

老同志搖了搖頭,說:“我和你們一樣,只認證不認人,有男人證就是男人,沒證就不是。”

列車長卡了卡,一時想不出什麼話來應付。

這時女列車員站出來替列車長解圍,她對老同志說:“我不是男人,你有什麼話跟我說好了。”

“你根本就不是人。”老同志罵道。

列車員一下子暴跳如雷,尖聲叫道:“你嘴巴乾淨點!你憑什麼這樣罵人。”

老同志一臉的平靜,狡黠地笑了笑,說:“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證拿出來看看。”

四周的人再次鬨笑起來。

只有一個人沒笑,就是那個只有半個腳掌的中年人。他定定地望著眼前的一切,不知何時,眼裡蓄滿了淚水,不知道是委屈、感激,還是仇恨。

如果看完這個故事大家還沒有感到其中的滋味,我們再看一則寓言小故事:

一隻羊和一隻牛在路邊見到一堆屎,它們兩個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很奇怪,研究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堆黑糊糊的東西,猜了半天沒有猜出來。

這時走來一隻狗,上去嗅了嗅,告訴它們這是屎,就把屎給吃了。

羊和牛看後點了點頭,分頭跑回各自的群,告訴其他的羊和牛:“屎是可以吃的,這件事情狗早就知道,而且我們親眼看見狗把屎吃了。”

其實回味一下,道理很簡單,只是在這個時代,由於吃、穿、住、行已經社會化,不可能全部自給自足,因此我們不可能再像古代大賢那樣,在現實生活中不得意就隱遁山林去修身養性,所以我們所學的知識必然是以名利為目的的。

“知識太拘泥於文字或形式,失去了人性中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則知識越多則越迂腐,還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