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半落遇到惡意 當橫山秀夫遇見東野圭吾

當半落遇到惡意 當橫山秀夫遇見東野圭吾

半落 & 惡意

經常有人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聊

關於兩本書相似的地方我認為只有一個:殺人動機

並不是說他們殺人的動機是一樣的

而是:兩個人都在拼命的掩蓋真正的犯罪動機同時又對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但除此之外 就沒有毛錢的關係了

套用一句話

什麼是天底下最善的人~幹了一輩子惡的壞人,最後放下屠刀棄惡從善;

什麼是天底下最惡的人~幹了一輩子善的好人,最後卻幹了一件惡事。

我想這就是兩部書的寫照

以下含有劇透內容:

《惡意》的反轉再反轉,東野圭吾的手法確是精妙,

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散發的負面能量,他從來沒有想象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一路高歌猛進把我引向善的彼岸,最後卻推向惡的萬丈深淵,

惡終究還是惡,嫉妒引向了謀殺,最後徹底的墮落。

無論如何掩蓋動機,最終揭露的就是赤裸裸地醜陋,

童年埋下的種子,最終讓反派野野口走向覆滅,

從小家庭錯誤的教育,與世隔絕,母親灌輸錯誤的價值觀,加上上學後的被欺凌,再到協同同學犯下最嚴重的過錯,一步一步,期間,老師,家長都有不可開脫的過失,作為童年好友的日高出現最後淪為了他心理的犧牲品。

如果...童年,哪怕在某一個環節上加以矯正,想必成年後的野野口也會迴歸正常人的世界,對社會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吧...

而這剛好讓我想起了《自卑與超越》中對童年教育的觀點,5歲以前童年心理的構建,深深埋藏在成年後我們的心底,不論是過度自卑,亦或過度自負,還是身體有殘,很多習慣的養成,都是童年陰影的投射,如若不追尋本源,則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我曾努力回想童年的記憶,但始終是殘璋斷玦,但可以肯定的是,童年真實的經歷,確是影響到現在的我,對於外部環境,對於自身的認識。

關於這本書,真的不能在劇透了,寫作手法還是很好的,就算我告訴了答案,但距離真相還是很遠,要靠各位讀者去努力思考,這才是懸疑推理小說的樂趣所在。

關於《半落》這是一本暖心的書,因為最終我發現了善的結局。

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何所憾

本書最大的偽裝在於:整個故事隱藏在一個見不得光的陰謀之下的進行,為了維護警局的面子,警界高層與當地檢察院串通,試圖對外界隱瞞真相的故事。隨著角色視角的轉變,漸漸地我們發現,最終找尋真相的人,漸漸放慢了腳步...

當我們面臨兩難選擇的時候,作者給出了我們可以參考的第三條路。

“人生五十年”這個命題從始而終,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路,被社會環境,被物慾,被金錢,被社會地位,甚至被親人所有左右,也許剛剛邁過而立之年的我,始終無法真正地感同深受,只能憑藉自己的臆測,去揣摩,去感受。有人說人真的無法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完全相似,又因價值觀的不同,而得出結論不同。我們只能站在此岸,去觀望彼岸發生的人事,但我想,哪怕只多那麼一點點地理解,就願為對岸的人點亮燈塔,為其指引方向,更有甚者,願意拋下種種束縛,以一己之軀,為他人著想,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想這就本書要傳達的意思。

我承認,犯錯就要挨罰,何況是男主梶又身居警察教導員一職,本應以死謝罪,但他並沒有選擇自殺,而是自首,他做好了忍辱負重但思想準備,做好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名警官但尊嚴和自豪被撕裂的思想準備。如果單以結果看,那麼不論是委託殺人,還是其他,都不能為其開脫,但回想我們古老的文化傳統“法,理,情”上來看,最後的“情”反而是最重要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在大義面前,捨生而取義,這是一種情懷。

我不太喜歡非黑即白的世界,那樣的世界界限太過分明,我想我們之所以稱之為人,那屬於人性的灰色地帶便是人心棲息的地方,正因為存在這樣的灰色地帶,才讓我們感受到世間的百態。

被生活逼向絕境,也別放棄希望,縱使深陷罪惡,同樣不影響去做最善良的事,我想這就是半落真正的含義。

幼小的心靈,被種下惡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開出邪惡之花,我想這就是惡意的根源。

最後,人生在世,如果有人可以真正解讀你的故事,此乃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