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霸主」土耳其,爲何在100年內,就淪爲了准二流國家?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當今世界的強國,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不會有人想起土耳其這個國家。因為說他是個二流國家,都會引得很多國家的反對,其實這個不尷不尬、在二流與三流中間混跡的國家,不受人們注意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不過這隻能說明現在的土耳其衰落了,但在此前的四五個世紀,他們也曾經是世界上的霸主,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大明帝國,一點也不敢輕視當時名叫奧斯曼的帝國,因為當初他們的疆域遠比我們要大,而且還佔據著交通要道。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當時的大明王朝,有大量的貨物外輸需求,然而由於這個帝國橫在中間,明朝只好另闢蹊徑,想到了從海路運輸貨物,這才有了後來的鄭和下西洋。不光大明王朝遇到了這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就連當時的歐洲列國,也對他們毫無辦法。因為當時的奧斯曼帝國,體量超過了其它歐洲各個國家的總和,軍事實力更是遠非他們能夠相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是從發展海運方面想辦法。然而正是從海運發展中,歐洲才贏得了重新崛起的機會,而奧斯曼帝國卻在十八世紀走向了衰亡。人們不禁要問,他們為何會在一百年間就淪落下去了呢?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土耳其在十三世紀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國家。但他卻一直以伊斯蘭世紀的精神領袖自居,因此他只要有機會,就開始進行所謂的聖戰,不斷的擴張他們的領土。經過連年的征戰,到了1453年的時候,他們竟然把君士坦丁堡給佔領了,這一舉動讓整個歐洲都刮目相看,因為這個地方可是拜占庭帝國的首都。此後實力得到加強的他們,不斷地向外邁出了擴張的步伐,包括阿拉伯半島都成為他們的版圖。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以地中海為核心利益圈,成為了這一地區最強大的國家,當時全世界也只有大明帝國可以與之相提並論,但是由於他們距離明王朝太遠遙遠。因此大明王朝犯不著為了一條交通道路而不遠萬里地跑來與他們征戰。使得奧斯曼的君主變得狂妄至極,他認為自己的國家就是全世界的保護神。正是因為他們對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徵以重稅,使得商人們不得不想辦法走海路,從此刺激了大航海運動的蓬勃興起,當然後來的結局是奧斯曼帝國所沒有想到的。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自認為強大無比的奧斯曼帝國,認為自己就應該有個老大的樣子,於是他們很是看不起當時的各國王室,認為他們都無法與自己的蘇丹(皇帝)相提並論。對於各國前來的使者,他們的態度與中原盛世王朝完全一樣,認為這些國家都屬於藩邦屬國。當時歐洲的大國法蘭西也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實力,選擇與他們結成盟國。然而對於法國的主動示好,奧斯曼帝國的君主毫不領情,他給法國國王的信中,將自己稱的是高大上,而將對方稱為普通的國王,讀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想起 清朝乾隆爺對待英吉利國王的態度。長期的封閉和無知,是他們逐步落後的主觀原因。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十七世紀的八十年代,土耳其進行了他們最後一次進攻歐洲的戰役,當時他們的軍隊打到了維也納,然而受到嚴重威脅的歐洲開始團結起來,最終打敗了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一蹶不振,並由此由盛轉衰。隨著海運的發展,歐洲國家實力得到增強,他們紛紛開始對不可一世的土耳其開始了倒攻清算,使得土耳其不得不頻繁地收縮自己的勢力範圍。沙俄重新佔領了高加索,並把觸角伸到了黑海;奧地利進駐了巴爾幹,土耳其也只能是乾瞪眼;海上強國英吉利更是果斷出手,奪取了埃及這個最為富庶的地區;曾經與土耳其結盟的法國,也頻頻出手,將領土一再擴充。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沙俄已經變成了巨無霸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英法等國害怕又一個奧斯曼的出現,於是轉而扶持土耳其與沙俄爭奪克里米亞半島。在這場戰爭中,英國和法國先是作為幕後指使,後來又直接跳到前臺作戰,曾經橫掃歐亞的土耳其,在這場戰爭中變得孱弱無比,因此只能成為英法的跟班和小弟,也從此宣告他們不再是那個強大無比的帝國。此後到了十九世紀的晚期,土耳其一方面處於契約國,與沙俄為伍,但又在外交上採取親近英國的政策,顯得是十分的矛盾。

“海上霸主”土耳其,為何在100年內,就淪為了準二流國家?

其實這個時候不光是英法崛起,歐洲內部還有一股新興的力量,他的名字叫做德國。為了對付沙俄,德國就把土耳其拉到了自己的陣營。然而這個時候的英國、法國和沙俄又站在了一條船上,為了防止土耳其,英國果斷出手,把土耳其的財產全部凍結了,甚至自己代為加工的軍艦也全部徵用了。這一舉動完全出乎土耳其的預料,他不得不把自己與德國綁的更緊,也對英法俄宣戰了,當然最後的戰爭還是英法俄三國贏了。因此德國受到了削弱,土耳其更是在戰後被清算,就此淪為了二流乃至三流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