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問診「內憂外患」中國經濟|李稻葵:打貿易戰要知已知彼

經濟學家問診“內憂外患”中國經濟|李稻葵:打貿易戰要知已知彼

據統計,我國是國際清算銀行監測的經濟體中宏觀槓桿率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去年末我國宏觀槓桿率水平已經達到了255.7%,顯著高於新興經濟體193.6%的平均水平,甚至超過很多發達經濟體。

在資產收益率客觀穩定的前提下,高槓杆率成為了資產價格非理性上漲的“元兇”,因此去槓桿迫在眉睫。

同時,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也已經開槍鳴鑼。在首輪500億的“戰事”開啟後不久,2000億的次輪戰事接踵而至。貿易戰所波及到的除了產業層面上與美國從事的各項商業活動,更對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內憂外患的當下,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

李稻葵 打貿易戰要知已知彼

毋庸諱言,現在這一輪針對資管機構和整個信貸風險的防控,以及資管的改革,短期內對於金融行業,都有負面影響,因為金融市場反應速度非常快,只要在某一個環節收緊,整個鏈條都會感到有壓力。

不過我相信下半年會有所調整,畢竟目前的做法不是最合理的。調整之後,一級市場也會感覺好一點。

現在還有大量的優質領域需要資本的投入,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這些領域的資金量遠遠不夠,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想方設法化解那些佔用了大量的資金,但投資效果不良的部門和企業。打比方說,如果我們身體中長了消耗營養的腫瘤,只有切除掉才能恢復身體的健康。

把資金更好地投入到最需要的領域,是當務之急。很多企業報怨融資貴融資難,銀行不願意放貸款。這種報怨本身就是不認清自己。高風險高回報的企業就不應該由銀行投資,銀行的投資方向應該是成熟的企業。

我堅定的認為,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就要大力發展創始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天使基金,還有私募股權基金,這是中國經濟所需要,同時也是美國經濟所需要。

關於中美貿易戰,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認為,美國提出貿易保護的要求,主要想法是認為中國佔了便宜,認為美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來自於世界其他地方,特別是中國。同時美國提出貿易保護措施的心態是非常著急的。很大程度上講,特朗普的目的是為了做給選民看,而不一定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坦率的講,我認為美國這些決策者不一定真正會對美國人民負責。短期內可能為了討好一部分的選民,挑起貿易戰,因為美國的經濟問題遠遠不止於貿易逆差的問題,想真正解決美國經濟的問題,必須本著從長遠出發,解決當前的一些根本問題。

基於這些判斷之後,我預測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在未來這幾個月之內,是不可能馬上或者從根本上解決的,肯定會是一個持久戰,摩擦戰。這種摩擦狀態對於美國的政客而言是他們想要的,也是需要做給選民看的。

假如中國跟美國現在達成了一攬子協議,特朗普的對立面肯定會在協議裡面挑刺,指責他對中國讓步。以特朗普身上特有的商人精明氣質,他深知,保持“戰爭狀態”,保持“爭鬥狀態”,保持一個強硬態度,對他而言是最好的。如果看清楚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心態平衡,不要被美國白宮和特朗普的聲明,挑動神經,我們要有底線思維。

中國經濟的結構該怎麼調整,至少現在是有方向的。我們也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該怎麼一步一步升級,哪些方面是可以讓步,哪些方面絕不能讓步。比如產業升級,科技進步,核心技術是不能讓步的,但是短期雙邊貿易的來往購買的量,進出口的量是可以做一點讓步。

(李稻葵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