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多飲、多尿、消瘦10餘年,雙下肢麻木1個月」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劉某 女性 70歲;

身高:160釐米 體重:62公斤 BMI:25.58

主訴:

口乾、多飲、多尿、消瘦10餘年,雙下肢麻木1個月。

現病史:

患者10餘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乾、多飲、多尿及消瘦,日飲水量大於3500ml,體重下降10kg,後多次監測空腹大於7.0mmol/L,診斷“糖尿病”,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後多次調整降糖方案,現予“重組甘精胰島素18u 早餐前 皮下注射,二甲雙胍緩釋片 0.5 一天三次”控制血糖,自測空腹血糖13-14mmol/L,1月前患者出現手足麻木伴水腫,今患者為進一步治療再次來我院就診,為控制血糖及篩查併發症,門診以“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患者自發病來,有視物模糊,無咳嗽、咳痰,偶有心慌、胸悶,無腹痛、腹瀉,大便未見明顯異常。

既往史:

冠心病病史半年餘。

家族史:

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病患者,否認傳染病史、腫瘤史、冠心病、高血壓病史及糖尿病史。否認兩系三代家族性遺傳病史。

體格檢查:

神志清楚,精神可,甲狀腺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羅音,心率78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及病理性雜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質軟,無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雙下肢無水腫,雙下肢淺感覺減退。肛門及外生殖器未檢 。雙側肢體肌力和肌張力均正常,雙側膝腱反射對稱引出,雙側Babinski's 徵陰性。

輔助檢查:

葡萄糖(GLU)GLU19.78mmol/L。血脂:甘油三脂(TG)TG1.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LDL-C3.78mmol/L,脂蛋白(a)LPA517.0mg/L。糖化血紅蛋白(HbAlc)HBA1C11.8%。肝炎四對(乙肝、丙肝、戊肝):乙肝表面抗體(HBsAb)322.469mIU/ml,戊肝IgG抗體(HEVAb)AT-HEV-IgG37.518s/c.o。血細胞分析:血小板壓積PCT0.34,大血小板數P-LCR38.2%。肝腎糖脂心電:糖化白蛋白測定32.04%,糖(GLU)GLU10.25mmol/L,脂蛋白(a)LPA565.0mg/L。抗凝血酶-Ⅲ(ATⅢ)AT3 %125.1%。肝膽胰脾腎彩超+雙下肢動脈、深靜脈彩超+頸動靜脈、椎動脈彩超示雙側頸動脈內中膜局部增厚伴斑塊形成,雙側椎動脈走行彎曲,雙下肢動脈內膜毛糙伴多發斑塊,左側膕動脈管腔局部狹窄,右側脛後動脈內中膜增厚毛糙,血流不明顯(閉塞可能),雙側髂外靜脈、股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脂肪肝。心臟彩超示主動脈瓣、二尖瓣退行性病變,主動脈瓣狹窄伴輕度反流,左室舒張功能降低。胸部正位片:兩肺實質未見明確浸潤灶。心電圖示竇性心律,部分導聯ST-T改變。神經肌電圖示左尺神經傳導減慢。

入院診斷: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治療藥物名稱及用法用量: 治療上予阿卡波糖,二甲雙胍,胰島素控制血糖,改善循環。

其他藥物:硫辛酸營養神經等綜合,患者麻木症狀明顯減輕。

使用抗氧化應激藥物:硫辛酸,用法及用量 600mg/次,一日一次,靜脈滴注

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胰島素

治療效果良好,建議繼續使用硫辛酸藥物,注意控制血糖等各種注意事項等,不適隨訪之類的;

總結:

患者下肢麻木,予硫辛酸營養神經後,症狀明顯減輕,考慮治療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