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引 言

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經濟空前繁榮

疆域也達到最大:

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

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

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

其控制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究竟什麼才配稱之為羅馬帝國權力與智慧的象徵?

我想答案有很多

在此,我們將向您講述

羅馬帝國鬼斧神工的引水渠工程

千年以降,旗聲獵獵

高聳而浩大的引水渠便是羅馬昔日輝煌的紀念碑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羅馬郊區保存的引水渠仍可以看到渡槽水道等細節,可以想象千餘年前的宏大面貌。鄭曉雲/攝影

03 驅動城市文明的前進

如果說古羅馬早期的城市通過水井和城市附近的河流、泉水而形成,並且能夠生存,那麼引水渠的修建則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嶄新的驅動力。

早期的城市中,水井和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已經能夠滿足居民的一般生活,但是大規模地修建引水渠可以支撐更多的人口增長和產業發展。事實上,在羅馬帝國時期,城市的生存已經離不開引水渠。一旦引水渠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城市的社會安全。公元537年哥特戰爭期間,羅馬軍隊被哥特軍隊包圍,哥特人對付羅馬城的一個絕招就是將引水渠堵上,致使城市不僅沒有飲用水,更沒有水去驅動水磨,人們自然也吃不上面包,混亂的生活秩序最終導致羅馬城內自亂陣腳。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羅馬郊區保存的引水渠殘餘斷面 鄭曉雲/攝影

追溯羅馬帝國時期的水利歷史,其中共修建有11條引水渠。這些引水渠從公元前4世紀興修,直到公元1世紀建設完畢,持續將近600年。水,從城市附近的亞平寧山脈的山泉、湖泊被引導至城市中,按照繁榮時期的50萬至1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天擁有的水資源量達到750~1500升。

豐富的水資源滿足著人們的種種想象力,羅馬城也因此成為一個水的狂歡的城市。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浴場,古代城市中數量最多的廁所、噴泉等,與羅馬城的名字緊緊相連。公元1世紀,古羅馬建成了700個水庫、500個噴泉(主要用於居民生活);到了公元4世紀,已經擁有11個大型公共浴場,865個小型浴室、144個公共廁所和1352個噴泉。只要有可能,這座城市總趨向於一種被水浸溼的環境。這一切,都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衛生狀況,提高了羅馬帝國的文明程度。

直到今天,羅馬城市內共擁有近3000個噴泉。2000年來,歷史悠久的羅馬城成為一座人們能夠充分享受水生活的“水城”,這一切都得益於引水渠的修建。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意大利中部山地樹叢掩映下,高聳的引水渠從中穿行而過,為人們的水生活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鄭曉雲/攝影

04 懷古 軍人使命的肩章

在羅馬城市南部約8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被稱為羅馬引水渠公園的地方,在這裡仍然可以看到有7條通往羅馬城的引水渠遺址。一條條恢弘的引水渠通向遠方的重山之中,一座座高聳的引水渠橋矗立在地面上,巨大的石塊砌成的橋體和水道帶著歷史的刻痕,緘默無言。浩大的工程不僅記錄著昔日波瀾壯闊的輝煌,也讓每個面對著這片廢墟的訪客感到震撼。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羅馬引水渠公園內,石塊砌成的橋體和水道記錄著昔日的輝煌,讓面對著這片廢墟的訪客感到震撼。鄭曉雲/攝影

同時,為了維修方便,每間隔一段距離則會保留開口。引水渠道剖面的規模大小取決於輸水量的多少,一般引水渠輸水量不能超過引水渠道高度的2/3,否則會影響渠道的安全。另外,引水渠經過之處有很多地方需要開挖隧道,穿越山體以求近距離通行。引水隧道工程是引水渠修建過程中最艱難的工程之一,但是在很多引水渠工程中,隧道可能佔1/4~1/5。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正在引水渠遺蹟旁享受陽光的一對情侶 鄭曉雲/攝影

工程為軍隊所建,與作戰一樣艱難,甚至是軍人一生的使命。正如一位參加修建引水渠橋的軍官在日記中所寫的:“我終我一生服務於皇帝,為市民修建引水渠。我死後不需要任何的儀式與紀念,這宏大的引水渠就是我最好的紀念碑。”不難想象,有多少軍人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這冷冰冰的石渠。修建引水渠,在和平時期也彰顯了羅馬軍隊的強大。將修建引水渠看成與作戰一樣光榮的責任,也許正是羅馬軍人創造這項工程奇蹟的動力。

羅馬引水渠的光環

羅馬引水渠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不僅在於工程的艱鉅和技術的創新,而且對人類的社會生活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水渠的修建在一些城市超越了它的實用價值,不計成本的投入和效益難成正比,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無論如何,它對羅馬帝國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確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引水渠之上的光環,代表了羅馬帝國統治的象徵,對羅馬帝國的認同構建和社會教化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羅馬帝國實施統治的重要手段。

— 上期精彩 —

點擊閱讀《羅馬帝國的旗幟》

— End —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