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慧到自動駕駛,軟銀爲何選擇GM Cruise?

北京時間5月31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佈,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將以2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入股GM Cruise,軟銀將持有後者19.6%的股份, 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由此GM Cruise估值升至1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7億元),而這也很可能會成為一次改變目前自動駕駛領域格局的合作。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近幾年,孫正義和他的軟銀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一直表現的很狂熱且深愛,從2012年開始至今,軟銀先後收購了法國的Aldebaran機器人公司併成立了自己的機器人發展公司,投資了芯片巨頭公司英偉達,再到收購谷歌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和Schaft,斥資千億美金投資的都是行業內的頂尖機器人和科技公司,來搶佔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市場。如今又把觸角伸向了汽車自動駕駛領域,那麼為什麼選擇的是通用旗下的GM Cruise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來了解軟銀現階段為什麼要投資一家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

首先從本質上來說,汽車自動駕駛也屬於人工智能的範疇,軟銀投資這個領域其實並沒有偏離它近年深耕的投資主線。而且自動駕駛是目前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有著巨大的商業應用前景,投資GM Cruise算是它對人工智能領域前瞻性投資的又一次延伸。

其次,在汽車自動駕駛的大背景下,未來的出行服務一定是以無人駕駛為主,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還能規避人為的不安全因素。而目前軟銀在全球前五的打車公司中佔有了大量的股份,比如在滴滴出行佔股20%,在Grab佔股30%,在Uber也有15%的股份,這三家公司的總估值已經接近千萬美金。換句話說,軟銀才是全球打車公司背後最大的巨頭。目前網約車是最迫切想要實現無人駕駛的領域,那麼不管是從投資還是未來的商業技術合作來說,軟銀作為打車界背後的巨頭,投資一家行業內自動駕駛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就成為了一種必要性。這也是為什麼Uber也在對自動駕駛進行重點研發投入的原因。

軟銀為什麼選擇通用旗下的GM Cruise?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GM Cruise這家公司。GM Cruise的前身是一家叫做 Cruise Automation專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研發的公司,在2016年3月通用斥資10億美金將其招致麾下,同時結合自身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儲備和資源進行整合,成立的一家獨立子公司。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而GM Cruise在自動駕駛領域所掌握的技術實力已經讓它走在了領先者的位置。在今年1月就發佈了具備L4水平的第四代自動駕駛汽車,名叫Cruise AV,基於通用雪佛蘭的Bolt EV打造。這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和剎車,量產計劃是在2019年。

從目前的行業信息來看,Cruise AV會成為全球第一批大規模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通用也成為了首家發佈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量產車的汽車公司。GM Cruise背後有著通用的背景,其自身又掌握著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軟銀選擇它似乎就顯得理所當然了。而Cruise AV在2019年的規模化量產,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軟銀此時的資金注入,會加速GM Cruise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規模發展。

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為什麼能處在領先的位置?

通用在自身自動駕駛領域的宣傳方面一直以來顯得比較低調,並不像谷歌、Uber、百度、特斯拉等企業那樣大力宣傳自身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這次軟銀向GM Cruise的注資將通用的自動駕駛技術推向了前臺,而從GM Cruise發佈的一系列信息來看,通用目前已經處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位置。

當然,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也不是我個人的推測,而是美國權威機構給出的評測。在2017年美國權威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佈了《2017自動駕駛競爭力排行榜》,通用居首,而一直高調宣傳自身自動駕駛技術的特斯拉則居於末位。這份報告是從公司願景、市場發展策略、合作伙伴、生產策略、技術、營銷&銷售&產品、產能、產品質量&可靠性、產品組合和長期投入度等十個維度做出的綜合評價。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事實上通用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採用的是快慢結合的策略:快是依託GM Cruise去積極開發L4甚至L5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確保通用在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時代大潮中不掉隊;慢是在現有量產車型上搭載穩定、可靠運行的L2級別的super Cruise智能駕駛技術,讓搭載的產品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同時,也能採集到大量的使用環境數據,為即將量產的“無人駕駛”技術積累經驗。

通用這種快慢結合的策略,目前來看是成功的。GM Cruise已經發布了行業第一個具備L4級別的量產車型,而super Cruise也已經搭載在CT6等車型上,成為了目前行業首個可以在高速路上完全放開雙手的自動駕駛系統,亦是目前最可靠的L2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GM Cruise之所以敢於成為第一個發佈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一方面是他們掌握了更先進的技術,另一方面是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可靠性測試數據。2018年初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DMV)公佈的20家公司自動駕駛年終報告中,通用自動駕駛測試車在加州的測試行駛里程為 13.16 萬英里,先後有 86臺車參與路測,而測試結果中通用的車輛每行駛1254英里才需要人工介入一次,成為測試結果中最好的廠商之一。而到了2018年的二月,通用投入的量產測試車輛已經成為全美最多的廠家。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018年2月北美各大廠家投入的量產測試車輛統計

目前已搭載於凱迪拉克CT6等量產車型上的super Cruise憑藉其獨有的駕駛員物理監控技術、以及與高精度地圖導航的融合,讓它成為目前最可靠,且能在高速公路上完全釋放駕駛員雙手的L2級別智能駕駛系統。

眾所周知,自從特斯拉的Autopilot引發過多起交通事故之後,目前各大廠家量產車型上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明確不允許駕駛員的雙手離開方向盤。這根本的原因是目前量產車型上的自動駕駛技術都只是L3以下級別,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基於對道路環境的數據監測採集讓車輛保持在車道內行駛,比如對車型行駛線、車輛、行人等,主要起到的是輔助駕駛作用。比如對車型行駛線、車輛、行人等,主要起到的是輔助駕駛作用。而過於依賴對道路標示的識別,一旦出現道路行駛標示模糊的地方,甚至下雪天氣,這種自動駕駛技術就會出現失效的風險。

從人工智能到自動駕駛,軟銀為何選擇GM Cruise?

而通用Super Cruise針對痛點,加入了比傳統GPS精確4倍以上的高精度地圖,相比特斯拉的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等探測設備,Super Cruise可以不受能見度、天氣的影響,同時也是實現L3以上級別自動駕駛的必要技術配置。 其次通過方向盤前方的攝像頭去監控駕駛員的視線,確保駕駛員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關注道路情況,包括視覺注意力監測。一旦發現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Super Cruise系統將啟動三級預警,分別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來提醒駕駛員。一旦發現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之後仍無法喚起駕駛員的注意力這一極端情況,車輛會自動減速直到停止,並觸發安吉星呼入。通過物理技術手段去約束駕駛員,從而實現瞭解放駕駛員雙手的功能。在今年搭載Super Cruise系統的車型也將被引入到國內。

高精度導航和定位系統以及駕駛員檢測系統讓Super Cruise成為目前最可靠的L2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同時Super Cruise在高精度導航領域的技術開發積累,以及搭載車型對駕駛環境數據的採集都為GM Cruise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支持。

所以通過以上分析,通用不管是在自動駕駛的前瞻性技術研究還是在目前量產車型搭載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上,都有著很高的行業競爭性,並且保持著較為領先的地位。

綜述:Cruise在自動駕駛軟硬件整合能力有優勢,而通用是能夠提供大量車源的主機廠,再加上軟銀本身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領域的廣泛投資,三者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關於車源+技術+平臺的完整拼圖。而對於軟銀而言,其打造自動駕駛出行生態的野心昭然若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