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女孩的自我救贖

1

​去年冬天,我收到幾張明信片。

​上面有富士山和東京塔,有伊豆的熱海和奈良的櫻花。

​每一張都很美,讓人心馳神往。

​寄信人是半夏,一個素未謀面的故人。

​大一那年我開始寫網絡小說,坑了一本有一本,依舊不見出頭之日。

​所以,在寫網文這件事上我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唯一慶幸的是收穫了志同道合的友人,半夏便是其中之一。

​我所在的大學是一所不知名的本科院校,出於對自己的不滿,我幾乎從不去上課。

​白天睡覺,晚上刷劇寫小說。

​四年學業結束,除了兩個宿舍的兄弟,其他可以叫上名字的人停留在個位數。

​大三上半學期,有人在小說下面留言,說很喜歡我的文字,希望可以添加好友。

​我以為又是到處騙新人的網編,所以沒有理會。

​不料,對方卻格外執著,堅持每天留言,風雨無阻。

​後來,我們終於還是添加了好友。

​半夏是她的筆名,一個很文藝的名字。

​而且她跟我一樣是在校生,並非招搖撞騙的不知名網編。

​我大三,她大二,我在北方不見經傳的本科院校,她在南國景色優美的重點學府。

​坦白講,我很羨慕她。

​半夏說,我堅持給你留言是因為你的文字。

​我很喜歡你的文風,也有些好奇,你明明是個漢子,筆下的文字卻是那樣細膩柔軟。

​半夏的話似無邊黑暗裡的一點光,讓我覺得很欣慰。

​或許,這便是傳說中的知音難覓吧。

​在社交網絡席捲一切的年代,半夏卻提議我們做筆友,說這樣比較有意思。

​我說,好。

​然後,我們便開始通信。

​結果,我們寫給對方的第一封信都寄丟了,不幸的是,第二封,第三封也寄丟了。

​在寫到第七封的時候,我們終於成功收到了對方的來信。

​我的字很醜,所以很羨慕字寫得好的人。

​半夏的字娟秀整潔,我覺得有些眼熟,卻想不出究竟在哪裡見過。

​後來我明白,寫得醜的字有很多種,好看的字都有不可言說的共同點。

​我對半夏的羨慕更深了一層。

​身邊的人都在微信搖一搖的時候,我們卻堅持書信往來。

​有時我們也會互寄禮物,不過都是書和明信片之類的東西。

​認識這麼久我們從未見過面,也沒有來過視頻,只是在社交網絡上見過對方的照片。

​我們不是網戀關係,而是志同道合的筆友。

​我們交流的話題多是關於青春,關於夢想,關於遙不可知的未來。

​這聽上去似乎有些抽象。

​其實,無外乎分享一下喜悅的心情,交流一下自己的煩惱。

​畢業以後想去什麼地方,開始一段什麼樣的生活。

​那時的想法往往太過天真,許多美好的設想都未能成行。

失戀女孩的自我救贖

​2

​半夏很喜歡旅行。

​這個念頭最初萌發於一本旅行筆記,名字叫「做喜歡的事,愛想愛的人」。

​世界那麼大,我們都想去看看,錢卻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

​關於旅行這件事,半夏從未跟身邊的人提起過。

​因為家裡經濟環境不好,她其實從未出去旅行過。

​有生以來,去過最遠的地方便是大學所在的城市。

​一個從未旅行過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喜歡旅行呢。

​半夏說最想去的地方是廈門,因為那座城市住著她喜歡的人。

​男生是中學時認識的,個子很高,臉龐英俊,臃腫的校服穿在身上都難掩他的帥氣。

​半夏喜歡新海誠,喜歡林夕,因而對日本有一種特殊情結。

​高三那年,她跟男生說,以後咱們一起去看富士山好不好。

​男生說好啊,你想去哪裡我都陪著你。

​高考過後,她和他沒能如願考去同一所學校,一個去了蘇州,一個奔赴廈門。

​大一過後的暑假,半夏和朋友一起出去打工,在電子廠做著辛苦的流水線工作。

​打這樣的工不僅特別辛苦,還對身體危害很大。

​但一想到發了工資就可以去廈門見喜歡的人,再苦再累都不覺得了。​

​高二那年,她坐了將近九個小時的火車去往廈門。

​她終於見到了他。

​他們一起去環島路騎行,去風情萬種的鼓浪嶼,晚上回到了男生所在的廈大。

​廈門真的好美,彷彿有一種魔力,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歌聲裡唱著我花光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來睡你。

​不好意思,應該是漂洋過海來看你。

​其實,來廈門之前半夏便想象著會發生些什麼。

​對此,她滿懷期待。

​月光下,他們一起漫步在芙蓉湖畔,那裡人很多,談戀愛的人也很多。

​半夏以為他們會做盡一切浪漫和不可描述的事,意想不到的打擊卻劈頭蓋臉而來。

​男生說,對不起,我喜歡上其他人了。

​她一個人走出廈大,淚如泉湧,那一刻她終於明白心痛是什麼感覺。

​​第二天一早,她坐上了返程的列車。

​一路上精神恍惚,倚在車窗上彷彿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列車靠站,一個背雙肩包的女生走到她面前,看看位子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車票。

​你好,不好意思,這裡是我的位子。

​半夏一臉茫然,從口袋裡掏出自己的車票。

​事實證明,她沒有坐錯位子,蘇州站到了。

​搞清楚狀況後,她連忙起來往車門走去,差一點就要坐過站了。

​後來半夏跟我說起這件事。

​寫信太慢,且能不能寄到都很難保證,所以她選擇登錄社交賬號。

​我從來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一個失戀的人。

​後來我明白,失戀這種事跟失意一樣,能夠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

失戀女孩的自我救贖

​3

​半夏說第一眼看到廈門,便深深地愛上了那個地方。

​可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再踏足那裡,因為怕觸景傷情。

​畢業以後,她離開了生活了四年的蘇州。

​沒有回老家,沒有去北上廣深,而是去了準一線城市杭州。

​一個月內,半夏加入了夢想小鎮的一家創業公司,找工作的經歷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

​做滿三個月後,卻被用人方以未通過試用期為名解僱了。

​畢竟踏出校門不久,半夏依舊滿懷期待,及時調整心態,重新投簡歷找工作。

​第二次入職的是錢江新城的一家金融公司,這一次她做了三年,自己選擇離職。

​並非對工作環境不滿意,而是為了中學時紮根心底的旅行的願望。

​後來她去了富士山,見到了東京塔,一路又去了新海誠作品的取景地朝聖。

​她如願到了當初想去的地方,許諾陪她一起去的人卻不見了。

​畢業時男生已將諾言忘得一乾二淨,大學裡把同樣的誓言許給了另一個人。

​你一心一意為愛情保鮮,對方卻在尋找新鮮。

​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想著另一個人,這樣的事並不稀奇。

​12月初,我又收到了半夏寄來的明信片。

​同時寄來的還有一本書,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看到書名後我不由得搖搖頭,我恰好在上個月讀完了這本書。

​這次寄來的明信片上面有三角梅和鳳凰花,有日光巖和島上的小店。

​我一眼便認出來是廈門,那個承載了半夏期待和悲傷的地方。

​五年了,她終於有勇氣再次踏足那裡。

​或許,已經無所謂勇氣不勇氣了。

我們終將抵達嚮往的地方,卻往往不會似當初幻想的一樣。

​不過,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未來那麼遠,免不了要帶著遺憾和傷痕上路。

​但只要一直走,終有一天會完成自我救贖,抵達嚮往的遠方。

失戀女孩的自我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