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厉害的丫鬟,一见搞定王熙凤

这个最厉害的丫鬟,一见搞定王熙凤

这个最厉害的丫鬟,一见搞定王熙凤

好运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完成了对宝二爷的伏击、和芸二爷的定情,小红的事业线也蓬蓬见长。

按晴雯拈酸带刺的话说,林红玉给王熙凤办差,是“爬高枝儿”去了,并且牙尖口利地讽刺她:“有本事的,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地在高枝儿上才算得。”

首先我们来说,晴雯的这个“爬高枝的话”有几层意思。

和宝二爷相比,荣国府里的最高枝肯定不是王熙凤,王熙凤是大老爷的儿媳妇,正常情况,王熙凤夫妇应该和公婆一块居住,终归是要过那边去的。

荣国府是以宝玉为中心的二房地带,怡红院的宝二爷才是少主子里面的最高枝,所以怡红院里的丫鬟岗才是热岗。

这个最厉害的丫鬟,一见搞定王熙凤

其次呢,晴雯的这段话完全是讽刺吗?

“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这句话又该怎么理解?

小编以为,这句话应该还有“王熙凤的丫鬟不好做”这一层意思。

遇见王熙凤,有的人是机会,更多的人是噩梦。

要做好王熙凤的丫鬟,必须要遵守以下规则纪律:

一是坚决不能招惹男主子贾琏,贾琏主动也不行,贾琏投怀送抱也不行。

否则,琏二奶奶非常有经验也非常有手段地告诉你,不死就滚蛋,二选一。

贾琏婚前交好的女子,王熙凤陪嫁的丫头,只剩下平儿了!平儿的日子好过吗?贾宝玉在“喜出望外平儿理妆”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二是坚决不能干灯下黑、瞒骗二奶奶的事!鲍二家的来偷情,那俩放风的小丫头子可是没少吃了苦头,不是簪子扎就是大嘴巴子,吃的二人眼泪吧嚓,不知道工资会不会被扣发。

三是精细伶俐、干净麻利,王熙凤交代的事,不能含糊,要干净麻利快!

四是学会装聋作哑,管家林之孝夫妇被王熙凤评价为“天聋地哑”,不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说的话打死也不说!

看看林红玉爬的这个高枝和怡红院相比,哪儿舒服?用脚丫子都能想清楚。


搁下晴雯的讽刺和警告,我们继续说回林红玉。

王熙凤叫人的时候,和林红玉在一起的有:文官、香菱、司棋、侍书,当然还有坠儿。这些人里,独有林红玉看见王熙凤在山坡上招手叫人,林红玉不是王熙凤的丫鬟,别人看不见林红玉也可以装着看不见啊!

可是林红玉不是这样的人啊。

小丫鬟佳蕙找她帮忙代管钱财,她当着佳蕙的面一五一十数清楚了帮人收好 ,可是当她让佳蕙帮忙取回被莺儿借去的笔时,佳蕙却一溜烟跑了。

一个未留头的小丫鬟也跑了进来,丢下什么绮大姐姐的鞋样子让她给描一下,她虽然不高兴,活还是接下了。

林红玉在生活中就是如此,经常被安排,就连小丫头子也来找她,多干了很多分外的工作——从这点是否可以理解林红玉为何想要“爬高枝”了吧?奴才之间的欺压和踩踏,也一样让人敢怒不敢言。

那么分内的工作她又是怎么干的呢?晴雯和碧痕责备她的时候,她回答道:

我喂雀儿的时候,姐姐还睡觉呢!

有问有答,清楚明白地交代了浇花的情况、茶炉子的情况,一丝不乱且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人家起的早,你们还睡觉的时候,人家已经把活干完了!

所以有时间干分外的活,所以有时间去外书房,所以有时间爬高枝儿!

可是王熙凤这个高枝不易爬啊,很多人爬到半截就摔死了,还有的人在底层就摔死了!能让王熙凤看上的人,不简单!

这个最厉害的丫鬟,一见搞定王熙凤

林红玉是谁呀?只一次偶然,就搞定了凤辣子,就让二奶奶心心念念惦记上了,若不是差着辈分,还要认林红玉做干女儿,可见林红玉的聪明伶俐、简便俏丽、举止得体深得凤心啊!

借贾宝玉维护袭人的一句话:从今儿起我就是要抬举他,你们看不惯,我偏要抬举他……

如果说林红玉对贾宝玉,那是费了心思的要接近;对贾芸那是挖空心思的要交往;可是对二奶奶王熙凤,确实是个意外收获,是个一转眼的邂逅,也是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必然!没有那一长串让李纨都倍觉头疼的“奶奶迷”,林红玉也不会脱颖而出!

总结一下吧,林红玉是这样一个人:

宝二爷见过一面,就已是晨不梳洗、衣衫不整、迫不及待想要再见的人;

芸二爷见过几次,就要私相传递、私定终身的女子;

王熙凤见过一次,就一定要挖墙脚搞到自己身边的四等小丫鬟,这破格提拔的速度——蹭蹭地!

试问红楼众女儿,一见搞定主子和爱人,有谁能够?

林红玉还是个难得不计个人恩怨、心胸宽宏、看事清醒透彻的人,正如她和佳蕙说的:

也犯不着气他们。俗话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 。那时谁还管谁呢?

原来,无论是做宝玉的丫鬟,还是做凤姐的丫鬟,也不过三年五载啊,什么体面不体面,到时候不都得去吗?袭人、晴雯等是哭着闹着死也不肯出这个门的,司棋在最后的关头还在祈求宝玉……

林红玉自然是不在其列的,年龄再大些的她,是唯一会盼着要离开的吧?

因为,深墙大院之外,芸二爷在等待!

作者红柳,本名马晓雁,本刊编辑,研读《红楼梦》30余年,痴红爱红,愿结交天下红迷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