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二鍋頭是清香型嗎?

所謂傳統二鍋頭,是指1955年以前,基本上按傳統工藝,用高粱原料加大麴生產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而1955年後的二鍋頭,已經變成了麩曲酒,與傳統二鍋頭已不是一回事了。

傳統二鍋頭是清香型嗎?

明清兩朝,北京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首都,也是全國最大的酒類消費基地,各地的好酒,通過運河水路運至北京,但還是滿足不了京城的飲酒需求,於是在京城本地以及就近的直隸行省(今天的河北、天津一帶)也發展出本地的生產企業,白酒、黃酒作坊都有。

其中,白酒釀酒作坊絕大多數是山西人開的,使用的原料與汾酒相同,都是以高粱為酒糧,以大麥、豌豆製成大麴,但工藝不同。和汾酒相比,北京地產的這些白酒(也包括附近河北、天津等地產的白酒)在風味口感上均不如汾酒。

北京本地產白酒與山西汾酒的不同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氣候不同。汾酒的產地山西省汾陽縣位於北緯37.27°左右,年平均氣溫23.8℃;北京位於北緯39.9°,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11—13℃。緯度比汾陽高了2.7°,年平均氣溫低近10℃,這對於釀酒的微生物群來說,有重大的影響,參與發酵過程的菌種,以及糖化酒化的機制就有很大不同,產生的微量成分也不同,而微量成分是決定白酒風味口感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是工藝有所不同。汾酒是以高粱為原料,以大麥、碗豆製成大麴,以陶缸發酵,採用清蒸二次清的工藝,發酵時間大約是26—28天;而北京地產白酒採用的是磚窯發酵,“老五甑”工藝,發酵時間只有5—6天,比汾酒短得多,從工藝上講,更接近現在蘇魯淮豫的濃香淡雅型白酒的工藝。從這個角度而言,北京本地的白酒與京杭大運河沿岸的白酒是同一種工藝,同屬“運河酒系”,與山西汾酒的工藝相差較遠。

餘生也晚,沒喝過1955以前的二鍋頭,也沒喝過那時候的汾酒,不知它們是不是一個香型?至少那時候,人們是把二鍋頭和汾酒當成了兩種不同類型的酒。1979年有了香型的劃分後,二鍋頭被歸到了清香型,但這已經不是傳統二鍋頭,而是麩曲二鍋頭了,麩曲二鍋頭和傳統二鍋頭是否是一個香型,現在同樣已經不得而知了。

所以,今人有研究者將傳統的北京白酒(他們籠統地稱為“二鍋頭”)稱為是與汾酒一樣的清香型,這種劃分是不太妥當的,更有可能與事實不符。

傳統二鍋頭是清香型嗎?

傳統二鍋頭是清香型嗎?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中國白酒中的有毒物質

精釀啤酒和普通啤酒的區別

沒喝遍十二香型,別說你會喝中國白酒

中國白酒:能喝出健康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