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地被稱作「死亡地帶」,太陽一年升落一回,半年白天,半年夜晚


南極點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個位置,站在南極點上,東、西、南三個方向完全失去意義,只有北方一個方向,這裡太陽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陽永不落,全是白天,有半年見不到太陽,全是黑夜。南極點終年被冰雪覆蓋,氣候異常惡劣,被世人稱為“死亡地帶”。

1957年,美國在南極點的冰蓋上建立了一個永久性的考察基地,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站上所需物資和人員往來都用飛機運輸,至今已經有3000多人到達過南極點。

為防止競爭演變為戰爭,1959年,在美國倡議下,12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南極條約》,條約凍結各國對南極的領土主權要求,抑制了南極領土爭端引發的國際衝突。

圖中南極點的標誌是一個立柱上的金屬球,隨著冰雪的移動而發生改變

圖為中國的科考隊向陽紅10號來到南極,進行了合影留念,以此紀念這個偉大的時刻

南極是人類生命的禁區,每年只有30人左右在這裡越冬。畢竟這裡一點都不適合生存,最低溫達到82.8℃,圖為拖著設備尋找住處的考察者。

南極科考奉行的“潛規則”是,誰首先對一個區域進行考察,誰就擁有在這個區域建站的優先權。

雖然有《南極條約》,但南極爭奪戰遠未停止。各國紛紛南極設立了各種生活設施,甚至鼓勵婦女到南極分娩——孩子一出生馬上被宣佈為“南極土著居民”。

作為地球上資源最豐富、爭奪最激烈的地方,南極尚未迎來資源開發的那一天,但為了在南極預先爭奪優先發言權,各大國小國紛紛前往建站。

隨著越來越多基地的建立,人們對南極的考察更加深入,每個國家都希望在這裡得到他們所期望的東西,今後,國與國的利益博弈、開發與保護的平衡爭論、甚至氣候變暖帶來的移民趨勢,都將在這片人類最後的處女地登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