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美洲“瓶子樹”:一棵樹能儲存2噸水,可供4口之家飲用半年


瓶子樹,原產南美的紡錘樹Cavanillesia-arborela,別名也叫瓶子樹、酒瓶樹、佛肚樹、蘿蔔樹,屬木棉科,外形與本植物相似,是不同植物在類似生態環境上相同適應造成的。

紡錘樹生長在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遠遠望去很像一個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裡。

瓶子樹長成這奇特模樣,跟它生活的環境相關。

喜溫暖乾燥及充足的陽光,家庭栽培不能放在缺少陽光直射的地方,否則莖於細長失去佛肚般的特點。生長適溫26~28℃,如低於10℃則易落葉但仍能開花。繁殖多用播種,一年生苗莖幹即略膨大。也可以嫩枝扦插繁殖。生長適溫26-28℃,氣溫低於10℃,易引起落葉,落葉植株更易開花。

紡錘樹有30米高,兩頭尖細,中間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5米,裡面貯水約有2噸,可供4口之家飲用半年。

紡錘樹和 旅人蕉一樣,可以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

人們只要在樹上挖個小孔,清新解渴的“飲料”便可源源不斷地流出來,解決人們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這種樹到了 雨季,在高高的樹頂上生出稀疏的枝條和心臟形的葉片,好像一個大蘿蔔。

雨季一過,旱季來臨,綠葉紛紛凋零,紅花卻紛紛開放,這時,一棵棵紡錘樹又成了插有紅花的特大花瓶,所以人們又稱它瓶子樹。

高18-25米,在冷涼地區體量較小。其樹幹形狀獨特,呈瓶子狀,葉子長約10cm,全緣或深裂。花淺黃色, 鐘形,總狀花序生長在枝端,蒴果,種子多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