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簽約」爲息縣健康扶貧上了「雙保險」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當前,我國各級出臺的一系列健康扶貧的優惠保障政策成為群眾健康的“保護神”,但政策知曉度不高、政策落實沒有全覆蓋仍是困擾健康扶貧成效評價的一個制約因素。今年6月,息縣出臺的健康扶貧“雙簽約”制度使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雙簽約”是息縣在對城鄉居民推行健康管理簽約服務普惠制基礎上,針對全縣農村貧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患者推出的專項工作機制,是息縣醫改惠民助力精準扶貧的又一創新之舉。

“雙簽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由簽約醫生醫療服務團隊與貧困患者簽訂健康管理服務協議,解決困難群眾看病問題。二是由鄉村幹部服務團隊與群眾簽訂健康扶貧政策落實協議,解決困難群眾政策不知曉、就醫報銷難的問題。

息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中,有戶佔比42.31%、人佔比38.34%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健康扶貧“雙簽約”本著主動靠前服務的原則,採取“靶向治療”的方法,簽約醫生服務團隊管就醫,鄉村幹部服務團隊管報銷,強化健康服務“守門人”作用,發揮政策落實“領路人”作用,有效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做到“平時健康有人管,看病報銷有人辦”,破解看病難、報銷難的難題。

“‘雙簽約’避免了衛計部門一家單打獨鬥,形成了健康扶貧多方合力。”息縣衛計委主任任仲寶說,過去衛計部門單打獨鬥,對健康扶貧中的很多問題心有餘而力不足。比如,大病外療患者或在外就醫的務工人員對醫保政策瞭解不到位,就容易出現政策不落實或者不全面落實的問題。而鄉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五天四夜在基層,能夠熟知幫扶對象家庭情況,有效避免這一問題,等於健康扶貧政策落實又多上一道“保險”。

健康扶貧“雙簽約”工作開展前,息縣衛計委採取“1+1+1”組合式簽約服務模式,遴選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臨床醫生和縣級醫院醫生,組建簽約醫生醫療服務團隊。健康扶貧政策落實服務團隊則由村級脫貧責任組長、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人、包組村幹部組成。截至目前,全縣已建立簽約醫生醫療服務團隊122支、健康扶貧政策落實服務團隊348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萬餘戶、近10萬人受惠。

翻開厚厚的簽約資料,息縣縣委宣傳部駐小茴店鎮陳伍莊村第一書記姚敬介紹說,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協議書明確了簽約人員的基本情況和服務內容。健康扶貧政策落實服務團隊除提供健康扶貧政策宣講外,還提供醫保報銷、大病補償、民政救助等政策落實的代報代辦等服務,承諾解決群眾就醫報銷問題。“雖然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能幫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再辛苦也值得。”姚敬說。

“雙簽約”同時發力,為息縣健康扶貧上了“雙保險”。群眾對“雙簽約”服務不滿意,可以隨時撥打協議書上公佈的縣脫貧辦、縣紀委、縣衛計委、縣人社局、縣民政局等多個部門的監督電話。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將“雙簽約”工作納入脫貧攻堅專項考核,抽調人員定期督查,對問題突出的進行責任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