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道德經》第一章,論道篇

道德經第一章

註解《道德經》第一章,論道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

註解《道德經》第一章,論道篇​道,無名無形無象,乃陰陽未分之時,無天地,無明,無陰陽,無造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莫可得而知,莫可得而行。此道,不可名,不可說,惟心可道其妙,其妙口難道其萬分,謂之“可道”。此道,非自然長生之道,非治國安民之道,非天地造化之道,故非常道。這裡不是小編要故弄玄機,此道乃不可說,頓悟之法。

名,可名;非常名

道,無名;可名曰‘道’,乃強名曰‘道’。名不知其名,假名為‘道’;道非道,是名為道。謂之,名可名。雖名為道,應不著於相,若以相稱‘道’則為非道,非有形有相之名,謂之,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句話很好理解,道常無名,故,是天地之始。有名,即是有形,乃道生之,可為陰陽,可為天地,可為和氣,謂之有名。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妙,神也。乃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道家講入靜,佛家講入定。 此句講的是性功。在寂靜中洞觀至微至妙的造化之道。常無慾,道常無為,故,無慾。無慾則常清靜矣。此句說的是無為法,只有明心見性,才能做到內觀其妙。如果要一步到此,唯有頓悟了。

徼,命也,元氣也。常有欲,乃是有為法,漸修法門,通過有為的方法內觀其徼逐漸的修行,最後達到道的常無慾的境界,也就是常清靜,然後內觀其妙。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兩者雖名不相同,但都同出於混元無極大道。玄之又玄,殊途同歸。誰能識破其中含藏著的玄機,方得入其妙門。

註解《道德經》第一章,論道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