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如何在南北朝時發展起來的(二)

珵素

南北朝時期,一方面是中國的僧人像法顯前往西域、印度學習佛經,另一方面,一批西域僧人也進入中國開始翻譯佛經、教授弟子。這批外來的僧人中比較有名的有真諦和鳩摩羅什。

真諦,印度優禪尼國人。梁武帝派人前往印度尋求高僧,真諦應邀前來中國。真諦隨身攜帶了大批經書,來到中國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譯經、講經。在二十餘年的譯經、講經的過程中,他也傳授了眾多弟子。因為翻譯的經書眾多,他和鳩摩羅什等人被後世稱為“四大譯經家”。

佛教是如何在南北朝時發展起來的(二)

鳩摩羅什是西域的著名僧人,祖籍印度,出生在龜茲(今新疆庫車),其名聲很早就傳入中原。鳩摩羅什先是在甘肅涼州傳授佛教、學習漢語,後來在長安與弟子共同翻譯佛經直至過世。許多經典佛經都是在這一時刻翻譯為漢語的。

隨著大量佛經被翻譯為漢語,瞭解佛教思想的人也越來越多。加上鳩摩羅什等人弟子對佛教的宣傳,佛教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比如當時的謝靈運等,就經常與別人爭論佛學問題,當時的僧人也經常與著名的知識分子爭論。

鳩摩羅什與真諦來到中原,一方面是受中原的邀請,另一方面或許也是與當時印度及中亞的局勢有關。當時,在印度本土笈多王朝基本完成了統一。笈多王朝與貴霜王朝不同,對佛教並不重視,甚至有些敵意。笈多王朝主要信奉婆羅門教,因此在這一時期,婆羅門教逐漸復興,而佛教的影響正在衰落。雖然從真諦及法顯的記載看,笈多王朝後期轉變了對佛教的看法,但狀況畢竟不如佛教興盛之時。

佛教是如何在南北朝時發展起來的(二)

貴霜王朝的瓦解其影響可能更為致命。貴霜帝國在佛教發展史上影響重大,大乘佛教的形成就集中在貴霜帝國時期。貴霜帝國的國王信奉佛教,為佛教的發展貢獻頗多。在貴霜帝國的庇護下,佛教得到充分發展。在貴霜帝國時期,大量的僧人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為佛教的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到公元三世紀,貴霜帝國開始衰落。恰在這一時期,貴霜帝國西部薩珊波斯取代帕提亞帝國(即安息)正式崛起。

薩珊波斯興起後,不斷向東擴張。雖然貴霜帝國不斷試圖與薩珊波斯爭奪對中亞的控制權,但衰落的貴霜帝國終究不敵對手,在薩珊波斯的進攻下,只能在殘餘的國土上勉強維持自己的統治。

佛教是如何在南北朝時發展起來的(二)

貴霜帝國的災難尚未到頭。勉強維持的帝國最終分裂為若干小國。西部的威脅尚未解除,笈多王朝的興起使這些小國的處境更加危險。笈多王朝統一北印度後,就將這些小國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不過貴霜殘部最終並非是被笈多王朝或者薩珊波斯消滅的。貴霜帝國徹底衰落後,北方的一支遊牧民族就開始不斷進攻這一地區,最終在公元五世紀,貴霜帝國衰落後遺留下的最後一個小國被徹底消滅了。

貴霜帝國的衰亡持續了近兩個世紀。在這期間,由於薩珊波斯與笈多王朝等的威脅,中亞的部分僧人被迫向東遷徙,一些僧人最終進入中國,並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