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中學學霸梁文杰: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學霸名片

姓名:梁文傑

畢業學校:橫崗小學、石門實驗學校、石門中學

高考分數:全省理科前10名

錄取院校:清華大學

特長愛好:唱歌、讀書、看電影等

座 右 銘:你不面對現實,現實就會面對你。—— 溫斯頓·丘吉爾

▍學霸故事

再過不久,石門中學2018屆畢業生梁文傑將與5名高中同班同學一起邁進清華大學校園。“我和好兄弟王浩宇都選擇了計算機類專業,希望進清華繼續同班!”梁文傑說。

2018年6月25日是高考放榜日,梁文傑父母收到短信:高考成績被屏蔽,位列全省理科前20名。隨後再次傳來好消息,梁文傑進入全省理科前10名。

梁文傑的高考之路也曾出現波折。在高二作出放棄信息學競賽的決定,全身心備戰高考。短短一年時間,憑藉紮實的基礎功底,老師和好友的鼓勵與幫助,梁文傑在今年夏季收穫甜蜜的果實。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梁文傑在石門中學留影。學生供圖

突破學習阻力 全力“闖關”躋身年級前十

2018年6月24日晚9時,梁文傑父母接到了一通來自北京大學招生組的電話。“那會兒我們還不太確定,文傑正與幾個要好的同學在外參加聚會。”梁文傑媽媽冼宇珊說。

沒過多久,他們又接到了來自清華大學招生組的電話,再次確認梁文傑成績被屏蔽,進入全省理科前20名。當天晚上11時多,清華招生老師來到家裡。“老師待到凌晨1點半左右才離開,希望文傑考慮就讀清華。”梁文傑父親梁健恆說。

梁文傑的高考“闖關”之路並非一路暢通。“高一、高二的時候,成績沒有太大的突破。每天都很努力,但一直沒有太大的成果。”梁文傑說,因為要騰出時間參加計算機競賽,相比其他同學,他學習、消化新課程的時間少了很多。

參加信息學競賽期間,梁文傑晚修時間經常一個星期要上2至3個晚上的課。如要參加特訓,白天幾乎都不在教室參與常規學習。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梁文傑收到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學生供圖

梁文傑從初中開始參加信息學競賽,憑藉對信息學的熱愛與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在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分區聯賽一等獎。這也更堅定他希望通過信息學競賽敲開名牌大學大門的決定。

直至高二下學期,一次競賽失利,讓梁文傑突然醒悟“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並開始調整狀態全力備戰。“那段時間,老師主動找我聊天,鼓勵我,大約過了一個多月,我慢慢適應緊張的複習生活。”梁文傑說。

追趕是通過觀察、借鑑身邊優秀同學的學習方法開始的。結合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梁文傑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班裡的學習氛圍很好,同學之間不會有競爭對手的感覺,很多同學主動給予我幫助。”梁文傑說。

在今年高考中,梁文傑的同學王浩宇同樣成績被屏蔽,進入全省理科前10名。他與梁文傑同窗6年,並選擇了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有好經驗,我們之間會相互分享。”梁文傑說。

雖然信息學競賽佔用了梁文傑學習其他課程的時間,但另一方面,信息學對思維能力的鍛鍊、解題方法的開拓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很快,在老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梁文傑憑藉自身努力和過硬的專業基礎,在高三下學期多次考試中進入年級前十,兩次獲得班級第一。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梁文傑即將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類專業就讀。學生供圖

注重目標分解 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記憶

和很多學霸一樣,“加班加點”極少出現在梁文傑的生活中。在他看來,早上不要過早起來,晚上也不能太晚睡覺,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十分重要。“基本跟著學校的作息時間即可,如6:20起床、22:50睡覺等。”

梁文傑在學習中注重目標分解的方法,會將週一至週五的早讀時間單獨分塊,對理科生相對弱勢的語文進行集中攻關。比如,其中兩節用來背古詩文、兩節用來翻閱作文素材、1節用來記憶文言文,完成了就打個勾。

和其他人訂計劃按照哪個時間段來安排不同,梁文傑會以具體做什麼,做什麼題型為目標。在他看來,這種方法比較靈活,不會像定時間段那樣有很多突發的情況而耽誤,因為工作量需要通過小任務來平衡。

在合理分配學習時間的基礎上,梁文傑還十分注重整理回顧。這也包括多看課本,消化老師發下來的筆記等。“不是盲目、泛泛地看,而是要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記憶。”梁文傑說。

沒興趣的時候如何保持專注狀態?“如果覺得老師講的問題自己已經消化,不妨往更深層次去思考,但一定要知道老師講的是什麼,並用不斷地思考來提升專注度,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習的基礎紮實。”梁文傑說。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梁文傑從小喜愛讀書。學生供圖

2歲教孩子學詠春 5歲教他看報紙

高考結束當天,梁文傑父母為他獻上祝賀的鮮花。在父母眼中,梁文傑是“不怎麼需要操心”的類型,“很聽話,也很懂事”。

“我2歲教孩子學詠春,5歲教他看報紙。”梁文傑的父親梁健恆說,孩子從小學習就很自覺,總是做完功課才去玩。雖然自己平時大多數時間放在了企業經營上,但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們經常指著報紙問‘你看這個是什麼字?’” 梁健恆表示,梁文傑5歲和爺爺奶奶一起喝早茶的時候就能看懂報紙了,家裡文言文版的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書都被翻爛了。他認為,閱讀打開了孩子的思維和眼界,讓孩子更能早一些懂事和想事情。

梁健恆說,梁文傑的興趣很廣泛,喜歡唱歌、打球,還會詠春。“我在他2歲多就開始教他詠春了,他曾獲全國詠春大賽廣東賽區二等獎。”梁健恆說,自己平時不僅注重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還會跟他一起玩遊戲。“高一那年,他參加學校十大歌手比賽獲得第11名的成績。”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憑藉獨門“任務分解法”,梁文傑逐漸搭建起適合自己記憶的知識框架體系。學生供圖

培養學生既要有“現代感”又不可缺“歷史感”

儘管前期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習信息學,石門中學高三理科有為班班主任覃光紅對梁文傑充滿信心。

“他們的學習品質非常好,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強,學習效率也很高。”覃光紅說,加上班級已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就很好,晚自習、課間有很多同學會主動聚在一起討論、思考,大家都主動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在覃光紅看來,梁文傑有別於一般的理科男。他文筆細膩、富有情懷。“文傑的文字很有溫度,能把豐富的情感通過言辭真切地表達出來。每節課都十分認真聽講,很善於吸收他所需要的知識點,會坐在前排認認真真地做好記錄。”覃光紅認為,“情懷”“溫度”對於作文寫作來說十分重要。

“高三每節語文課的上課前5分鐘,我們都安排了時事評論環節。通過緊跟時代發展和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同學們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更有助於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形成自己的評價體系。”覃光紅說。

在名著閱讀中提升也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只有現代感而沒有歷史感的學生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們從高一開始就引導學生閱讀名著,一個月大約開展1—2次課堂上的交流會,讓同學們集中展示自己的讀書心得。”覃光紅說。

覃光紅認為,語文想要拿高分,必須融入學生的獨立思考。“常規的寫作‘套路’雖符合閱讀思維,但作文要出彩,需要融入更多自己的思考,將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覃光紅說。

石門中學學霸梁文傑:運用獨門“任務分解法”找到夢想通道

梁文傑的化學筆記。學生供圖

學霸“秘笈”

千錘百煉 反覆咀嚼回味

文|梁文傑

總體歸納起來是簡簡單單的8個字:千錘百煉,厚積薄發。

高中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別是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會有瓶頸期,也就是明明很努力,卻絲毫看不到效果,甚至反而會倒退。認真思考過的題目,花笨功夫背下的知識,哪怕淡忘,終歸有一部分化為自己的“血肉”,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結構。

對待語文,每個艱澀的成語,每個似是而非的病句,每個精彩的素材,每個絕妙的句子都要用筆記下來;對待生物,每個陌生的知識點都要記錄下來;對待英語,則要把每個能在作文中用上的高級詞彙和句型記錄下來。甚至對待數理化,都要把一些需要記背的公式、知識點抄錄下來,反覆咀嚼回味。

雖然枯燥,但我認為,這些均是可能成為限制往頂尖高手層級進發的關鍵。所謂“胸有湖海文始壯”,沒有足夠積累,很難邁入新的臺階。

從完成任務中尋找成就感

可能有些同學會因久久看不到前路的曙光而選擇舉手投降,這時候不妨從每天的任務中尋找成就感來支撐枯燥的學習。

我的策略是,對每科每天制定幾個具體的小任務,以語文為例:每天一篇文言文、古詩,或每天一篇論述文,語言應用,一星期一篇作文,每天15分鐘回顧語文基礎知識,每天15分鐘作文頭腦風暴……

上述所說的可以根據個人情況每週調整一次,關鍵是既保證六科每項題型的每日訓練量,又有根據當日狀態與心情調整任務的靈活性,更在完成任務時自信地打勾得到滿滿的成就感。

針對那些懶於做計劃的男同學,或者是困惑於固定時間段難以安排的同學,這個小任務法簡單易行,又激勵容易分心的同學進行高效率地學習,不留下走神的空當。

不要放棄思考提升的機會

最後是時刻不要放棄思考的機會。刷題為什麼能提高應試能力?那是因為在刷題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有質量的思考:一是開拓了思路,增加一種解題的手法,二是提升了思考的速度。因此刷題時要儘量避免做不需思考的題目,同時遇到難題不加思考,左手練習冊,右手答案的做法是很忌諱的。

遇到沒把握的題目,要儘可能的思考,不限時間,拿到儘可能多的分數。很多時候,考試的時候總會有突發情況,出現自己毫無頭緒的題目,高手們的靈感從哪來?就從平日對每道難題執著踏實的思考中來。對答案時,則把題目重新仔細回顧,對自己整道題的思維軌跡有所把握。

舉個例子,數學的函數題可能是大多數同學的噩夢,批改時跟著答案走一遍,觀察每一步思考點,跳不過去的所謂難點,盲點,先思考為什麼這麼做。思考透徹就繼續,思考不透就把手法積累下來,多次積累歸納後形成題感,形成題感後再思考這樣做的好處根源在哪,比如為什麼提出lnx前的x,是因為單獨lnx一次求導就變為分式,形式簡潔。如此反覆思考難點,考試時哪怕不能融匯貫通,至少也能知道思考的方向,不至於茫然無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