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樣板——佛山南莊龍津村創新農村「三資」管理模式

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龍津村將獨創的“七個統一”村經濟活動制度、廣東省首創的黨員和村民代表責任制與全市首個村級集體資產交易站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制度+平臺”的農村“三資”管理方式,管理更加規範、透明,物業租金競價提升5%至25%不等,釋放了生產力,激發了鄉村振興的活力。

據瞭解,“七個統一”制度不僅強化了監督,使操作流程公開透明,更保障了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實施“七個統一”後,龍津村的物業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相應的租賃收益也快速增加。另外,龍津村委會對10個村小組的出租物業年限也能清楚掌握,並根據到期時間騰出空間進行“三舊”改造等項目建設。

為了用最少的錢辦儘量多、儘量好的事,實現“廉潔辦事”的目的,龍津村建成佛山市首座村級獨立的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站,同時,龍津村也掛牌成為禪城區首個“三資”管理示範村,讓該村所有物業出租交易均在村交易站完成,集體資產管理交易系統的信息實現資源共享。

學習樣板——佛山南莊龍津村創新農村“三資”管理模式

龍津村揭牌成為禪城區農村“三資”管理示範村

交易站的建成使用,一方面將龍津轄區的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市場化運作,確保了村集體資產收益最大化,激發了幹部幹事積極性,做大集體“蛋糕”,讓村民受益受惠;另一方面,通過完善相應的監管體系,實現了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進一步確保了村集體資產交易公平、公正、公開,強化了資產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推進了農村依法自治的有效實現。

南莊鎮委副書記、鎮長陳輔明介紹,龍津村將以交易站為載體,強化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不斷創新適應農村新發展的目標,為全鎮、全區乃至全市推廣農村“三資”管理先進經驗提供現實樣板。

此外,為了更好地監督執行制度落地,龍津村大膽探索創新,在廣東省率先提出並實行黨員村民代表責任制,讓全村的63名村民代表和50歲以下的55名黨員“結對”,分片區對本村小組出租、承包、合作等集體資產和物業進行跟蹤管理。期間,村民代表承擔監管職責,黨員則負責監督和信息反饋。

龍津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耀泉表示,該項制度有兩個好處,一是黨員和村民代表對村小組長的監督不再是“無的放矢”,二來村民有了知情權和監督權,村民代表做得好不好,一目瞭然。

據悉,該制度實施4年以來,龍津村的集體資產真正實現了保值增值。在經濟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龍津村2017年的村組兩級總收入提升到1.23億,使廣大村民對村兩委幹部及村小組長放下疑心,村民代表做得開心,村民放心。(作者:朱靜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