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喝黃芪泡水好不好?有沒有危害?

黃芪又稱北芪或北蓍屬豆科植物也是常用中藥材之一,在中國的黑龍江省內蒙古等地都有種植春秋採挖。

黃芪生用固表託瘡,灸黃芪益氣補中。黃芪具有補肺,健脾,斂汗,祛風,運毒,補元陽,長肌肉,利水消腫,保肝等功效,黃芪也可用來治療氣虛乏力,久瀉脫肛,便血崩漏,久潰不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研究發現黃芪所含有的蔗糖,多糖,皂甙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衰老,降壓和叫廣泛的抗菌作用,不僅如此黃芪還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供血,擴張冠狀動脈,延緩細胞衰老,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一般因為人參大補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太過於燥不適合食用所以便選擇了同樣也有補氣血作用且不那麼燥熱的黃芪。

不過黃芪雖好也有其禁忌和注意事項。

長期喝黃芪泡水好不好?有沒有危害?

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感冒患者也不宜喝黃芪粥因為黃芪是顧表的阻止外邪侵入。而已經感冒了的人需要向外排除溼邪,如在此期間服用黃芪會使得已經侵入體內的溼邪無法排出造成身體健康無法恢復。

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溼的人服用。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那些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不適合食用黃芪。感冒和經期的人也都不要吃黃芪。

腎病屬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使用黃芪會產生毒副作用所以要禁用。有關最新研究表明服用黃芪的時候不要服用免疫抑制劑和抗腫瘤藥物否則會影響藥效。另外也有一些品種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儘量不要盲目服用。黃芪雖好但到底適不適合自己服用或長期服用那就要看你自己身體狀況。如果自己拿捏不準就應該找個有經驗的老中醫幫你確定一下。最好不要擅自服用。

【黃芪泡水的功效】

1 .對於氣虛乏力、中氣下陷、少食便溏甚至是脫肛都有著非常好的療效。這是得益於黃芪本身有著強大的補氣功能,特別是補中益氣。

2 .黃芪泡水還能夠改善體虛自汗的症狀。有人無時無刻都會流汗,不僅走路、吃飯、坐著、躺著都有出汗的跡象,但他們本身卻感覺不到明顯的熱感,這是因為他們體虛氣虧的緣故,氣虛不固所引起的不自覺流汗。

3 .同時還有這改善氣虛水腫的功效。對於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所引起的水腫都有著很好的療效。

4 .也能夠改善由氣虛引起的血虛。在中醫的理論裡,氣血兩者有著緊密的聯繫,氣虛則容易造成血虛,最後出現氣血兩虛的症狀。

長期喝黃芪泡水好不好?有沒有危害?

【使用禁忌】

當然,一種藥最多也只能改善關於它的疾病,並且不是適合所有的人食用,黃芪雖然好,但也只能用於治療一些氣虛所引起的疾病,可以喝但不宜常喝。如果是如果是實症病患或者受外邪的病患,是不適合用黃芪泡水喝。

中藥久服實際上是容易引起“藥邪”的。藥物本身的藥性太過猛烈,服用後易出現正氣虧損,陰陽失調的可稱為“藥邪”。黃芪雖藥性溫和,但畢竟也是一味補藥,久服之後必然引起機體失調的狀況。

中醫診治疾病的根本為糾偏,糾偏即是復正,恢復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在治療時不可過,過則為邪。此處所說的“過”,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過服,許多醫生、病人不知藥方之妙全在其量,反而針對其病症病機過用某一藥物或某幾味藥物。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芩具有降壓、利尿的功效,但僅限於小劑量使用,若大劑量則有升壓、抗利尿作用,如若不知,在診治疾病過程中過用黃芩,不僅邪氣未除,反致病深。用藥如用兵,藥量必依證,所以實際臨床用藥不僅要依據病症情況,還要具體定量並考慮個體差異;二是指久服,張子和撰《儒門事親》時明確指出:中藥久服,必有偏勝。故世人皆以仲景“中病即止”之論作為用藥時間的考量標準。此外,子和亦言“凡藥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雖甘草、苦參,不可不為之毒,久服必有偏勝。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何謂偏盛,即陰陽偏盛,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故久服無毒之品亦可成為“藥邪”,而致痼疾愈深,甚或另致新邪。

長期喝黃芪泡水好不好?有沒有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