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非纏、禪非禪,枯木龍吟照大千(十七)

人多愚痴,世多苦劫,故以迷度迷、謀私求利者,皆好言拯世救人之道,實乃貪嗔痴疑慢之業也。若有言憑其法、其理、其神等可拯世救人者,定知其人非私即痴而大妄語矣。若一人,當下一念即救度黃河沙世界之沙數世界內眾生,猶不可作此等大妄語。救度者,實無所救度。能救所救、能度所度,皆幻戲,無可執也。

人們大都愚昧,生活就多受煎熬。所以就用一些迷信的方法,教授迷信的人,更有甚者,以此來謀求自己的私利,並冠以美好的名聲為拯救世人的最好方法,實際上仍然是貪、嗔、痴、慢、疑的行為造成的惡果。

如果有人號稱憑藉他的方法、他的道理、他的精神等就能拯救世界上愚昧的人,就足以斷定他這個人不是因為私利,就是痴迷而大膽虛妄的言論。

如果有一個人,在當下的一個念頭之下,就能拯救像黃河的沙粒、世界上的沙粒一樣多的世界上的愚昧的人,更加不可作這樣一種大膽虛妄的言論。

救助眾生脫離苦難的人,實際上並沒有眾生可以被他們救助,能夠救助的,可以被救助的,能夠達到彼岸,可以被送到彼岸,都是虛幻的遊戲一樣,沒有可以用來照搬的東西。

若有一法可拯世救人者,定知必生一法可亂世害人,相續相纏,幻戲也。禪者,寧萬劫沉於火海而不生有一法可拯世救人之念。禪者,不救一人、自亦不救,實無能救所救也。古今所謂拯世救人者,皆行市易之法,憑此代價換彼利益,以迷度迷、謀私求利,徒添妄業矣。

纏非纏、禪非禪,枯木龍吟照大千(十七)

如果說有一種方法可以拯救世界上愚昧的人,可以明確地斷定肯定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禍亂世界而害人,不間斷地相互糾纏,都是虛幻遊戲。

禪這種人,寧肯在火海之中遭受萬種劫難,也不會產生出一種可以拯救世界上愚昧之人的念頭。

禪這種人,不會生出救助世界上愚昧之人的念頭,就是自己也不去救助,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去救助別人,也沒有一個人需要被救助。

從古代到現代所謂號稱能拯救世界上愚昧之人的人,都是奉行的市場上交易的方法,憑藉讓你脫離愚昧的名義,換取他們賺取財產和權勢的利益,用迷信的方法教授迷信的人,用來謀求自己的利益,白白增加虛妄造惡的業因。

世間,共業之幻戲,眾生隨緣生末淨旦醜而成此人間之悲歡離合、興衰榮敗矣。禪者,或菩薩低眉、或金剛怒目、或長劍倚天、或瑤琴伏案,或轉鬥移星、或餐霞枕石、或廟堂、或山野、或寶閣、或煉獄,無一不可而了知一切皆共業之幻戲,隨緣救度一切眾生而實無所救度。眾生者,非眾生,是名眾生。眾生者,本無生死、本自清淨,本自解脫,若有所救,則眾生救汝,而汝實無可救矣。

世界,是共同的行為造成的虛幻的遊戲,所有的眾生順隨因緣就像京劇中生、旦、淨、末、丑角一樣,演繹著現實世界人間的悲痛、歡樂、離開、團聚,興旺、衰退、榮光、敗落。

禪這類人,或者像菩薩一樣慈悲六道;或者像金剛童子一樣降伏四魔;或者手持長劍倚托天空要改造這個世界;或者在瑤琴上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或者改變星體的位置;或者餐食日霞,枕石而眠;或者在廟堂之上作官;或者在荒郊野外當百姓;或者在寺廟殿閣裡;或者在經受磨練的艱苦環境之中,沒有一個不可以領悟一切都是共同的行為造成的虛幻的遊戲。順隨因緣而救助一切眾生而實際上並沒有眾生可以被救助。眾生這些概念,並不是指眾生這些實體,姑且稱之為眾生罷了。眾生這些概念,本來就沒有生與死的概念,本來就是清淨自然,本來就已經解脫,如果有被救的,則是眾生在救你,而你實際上是無法救助。

詩曰:

拜佛求禪只是貪,趨生遠禍盡痴談。醒迷困眼心誠窄,苦樂搖情酒更憨。

作首詩來表述一下:

拜師學佛想求得禪,只是一種貪念。追求生存,遠離苦難都是痴迷的言論。

醒來仍然迷茫,睏乏著雙眼,表面虔誠,而心胸卻狹窄,苦、樂之中擺動的情緒,在酒的作用之下,更加天真樸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