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是否会让纸币变成文物?

手机支付是否会让纸币变成文物?

摘要:货币随着商品经济而诞生,货币的功用就是充当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演化见证着社会变迁的沧桑。货币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代码,一串数字而已。电子货币的出现,实物货币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在未来,实物货币如何演化,能否存留,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手机支付是否会让纸币变成文物?

当货币在地球上诞生后,它便与人们的爱恨情仇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要么因它而丰富多彩,要么因它而冷漠无情;有人崇拜它,也有人视其如粪土;有人因它荣华富贵,也有人为其命丧黄泉。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一旦离开了货币,就如同鸟儿离开了空气,鱼儿离开了水,花儿失去了阳光雨露。

近几十年,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实物货币的使用日益减少,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苹果的支付应用ApplyPay登录中国,这让国内手机支付充满变数。ApplePay能否颠覆支付宝、微信支付对国内手机支付市场的垄断,颇受关注。在未来,实物货币如何演化,能否存留,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Apple Pay到来点燃国内NFC支付的战火

NFC是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刚过,ApplePay便来到中国,而韩国的三星SamsungPay、LGPay也将陆续登场。Apple Pay于2月18日凌晨5点正式上线,已公布的首批支持银行达19家。Apple Pay全新开发的"NFC+指纹识别技术"联手中国银联,让人耳目一新,为我国移动支付注入新鲜血液。相比互联网行业过去的二维码支付方式,银联NFC 解决方案在操作便捷、数据安全、产业生态上都不同凡响,展示出苹果的一贯风格。或许,人类的货币史正经历一次划时代的改写。

回首人类的货币演化史

人类自远古走来,货币从无到有,不断进化丰富。货币与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化密切相关,见证着社会变迁的沧海桑田。

1、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有时候受到交换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2、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累月的自然抉择,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优势在于其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随意获取,这样就易储存。

3、金银

随着现实的需要,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品。而我国在过去则长期以银为主要货币,因此,我国现今的收款台还叫"收银台"。

4、纸币

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向前迈进,金属货币同样暴露出使用上的不便性。在大额交易中使用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极为不爽。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和腐蚀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于是作为货币的价值代码,纸币应运而生。

5、互联网推动货币革命

互联网的诞生,对纸质介质产生了剧烈冲击,纸媒首当其冲。现在,很可能要轮到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纸币了。据统计,互联网诞生的20多年,全球印钞厂的印钞数量快速下降。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纸质货币随时可能退出历史。

银行卡的出现,已经让钱包里的现金大大减少,电子支付占比逐渐加大,而智能手机的技术变革更使移动支付业务增长迅猛,人们对纸币的需求量会更加稀少。

例如,在金融业发展较早的美国,信用卡消费已经很方便地覆盖到了几乎任何消费领域,而随着近年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技术革新,移动支付快速增长。根据支付技术公司Visa的数据,在2012年的全球消费性开支中,有32.8%通过银行卡支付,38.3%通过现金支付,其余28.9%则是通过支票及其它方式支付。根据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数据,欧盟现在流通的500欧元面值纸币数量,相比于2011年之前,大幅减少了1560多万张。

展望

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现金交易数额为11.6万亿美元,增幅仅有1.75%;而同期的非传统支付方式交易数额增加近14%,至6.4万亿美元,其中包括在线、移动支付,以及所有现代无纸笔交易方式。

毫无疑问,由苹果引领的本轮移动支付热潮,必将带动移动支付相关软硬件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突飞猛进地提升。而对于金融流通的媒介来说,或许将引发一次火山喷发式的改朝换代,借此构建出又一条不同以往的新产业生态链,带来新商业模式,引发商业消费的全面升级,为当前低迷的全球经济注入一股热流。

货币随着商品经济而诞生的。货币的功用就是充当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完全是为了商品交易流通的便利化。货币的本质就是价值的代码,一串数字而已。无现钞化社会的话题最近不断升温,已经不再是未来主义者的专利。凭借现代科技,嫦娥奔月都已经不再是神话,那么我们完全相信,纸币退出历史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各国央行如果要增发货币,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点那么几下就OK了。

手机支付是否会让纸币变成文物?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 超天才网

旗下拥有天财评论、天才创业、天才AI等垂直板块,主要以超天才思想和视角,为企业家、创业者、职业经理人等解读全球财经事件,培育企业萌芽与发现并购商机,并以顾雏军团队的商业智慧,培养具有远见卓识、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