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房價還要漲」的美夢被徹底擊碎!地產股集體大跌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因為貨幣政策有所寬鬆,“房價還要漲”的聲音最近不絕於耳。但近日,政治局會議上的一句話,徹底擊碎了這一美夢。在A股和港股市場,地產股哀鴻遍野:融創大跌、恆大大跌、萬科大跌……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對於目前的樓市,政治局會議要求: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這句話有多重要?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和首席研究員朱振鑫表示:

房地產作為一個市場化產業,沒有問題的時候不會進入政治局會議的討論範圍,一般政治局討論房地產都是偏“緊”的定調,這次也不例外。

一盆冷水之後,近日的A股和港股市場立即有了反應,地產股普遍下跌。

地產板塊綠油油一大片

先看A股市場,根據同花順數據,開盤後,房地產開發板塊便開始走低,雖然有短暫的反彈,但截至上午收盤,整體下跌了1.08%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再看個股,房地產開發板塊的126只個股中,有92只早盤下跌。其中,7只股票跌幅超過4%,另有7只股票跌幅超過3%。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其實,今天房地產企業受創最深的,還是在港股市場。其中,新城發展控股跌幅達到了7.95%,緊隨其後的是融創中國,下跌6.27%。此外,還有三隻股票跌幅超過5%;另有13只股票跌幅超過3%。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政治局會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在政治局會議之後,分析師紛紛將焦點聚集到了兩點:房地產和貨幣政策。而這兩者之間又是密不可分的。

先看房地產。如是金融研究院分析稱:

一季度的時候房地產還比較穩定,所以4·23會議並沒有提,但過去一個季度,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貨幣寬鬆的預期開始讓很多人憧憬地產調控的放鬆,中央這次新加的一段話算是把這個預期澆滅了。“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中央的政策取向顯然和2014年不同,2014年定向降準之後不久我們就等來了“930地產刺激新政”,但這次的9·30恐怕不會有了。

海通宏觀分析師姜超和於博:

房地產泡沫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如果放任房價上漲,那麼無論居民和企業都會習慣舉債投機、而失去努力奮鬥的動力。2季度以來,經濟下行、“擴大內需”引發走老路刺激地產的聯想,而本次會議表態“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一強硬態度明顯不同於4月會議的“保持樓市健康發展”,意味著下半年樓市調控難見放鬆,棚改貨幣化安置等推動房價上漲的措施或會逐步收縮。

此外,會議提出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而真正的長效機制在於房產稅,是否有決心推出房產稅其實是檢驗是否真正願意抑制房價的試金石。

隨著央行貨幣政策的適度寬鬆,近期市場對樓市的寬鬆預期又開始顯現。6月份全國樓市出現回暖的情況。從6個月房價指數下降城市數量發現。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房價指數下降城市數量基本呈現逐月減少的趨勢。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就在這時,新華社連發五篇《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述評》。新華社文章提到,

1.樓市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2.改善和創新樓市調控手段,精準出擊,是鞏固樓市調控成果的當務之急;

3.樓市調控應從緊從嚴、精準出擊,增強預期引導,加強秩序整頓,謹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為新的風險聚集地;

4.控地價是控房價的基礎,做好地價房價聯動調控的大文章,直接關乎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成效。

5.要重視居民住房出租市場的發展和規範,特別是規範住房租賃經紀行為。

一锤定音!“房价还要涨”的美梦被彻底击碎!地产股集体大跌

就在政治局會議為房地產定下基調的同時,一線城市深圳也發佈了又一輪調控政策,號稱深圳史上最強樓市新政:居民購房3年內禁售,企事業單位不得購買商品住房,“打擊”離婚買房。

分析師:貨幣政策還是微調,不是轉向

與房價息息相關的,是貨幣政策。幾天前,海通宏觀分析師姜超在《這些年,我們放過的三次水!》一文中提到,過去10年,每隔三年左右來一次“放水”。而每一次“放水”,都會伴隨著房價的上漲。

而這一次,在流動性緊缺的情況下,央行還會不會“放水”,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昨天的政治局會議要求: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如是金融研究院分析稱:

中央這次會議給出了明確答案。“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永恆不變的主基調,但真正的門道在後面的具體政策描述裡,上次是刪掉了“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強調“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這次變化明顯,重提“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也就是說:目前還是微調,不是轉向,穩健的基調不能丟。

如是金融研究院分析師開來,現在再去放水對經濟是弊大於利。過去十年三輪大寬鬆,經濟反應越來越遲鈍。另一方面,現在放水會導致擠泡沫、去槓桿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果現在放水,流動性不會定向流向實體,而會湧向金融市場,製造新的泡沫和槓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