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拍平邑好司机陈西山,一个人,一辆车,半个家,我哭了!


他叫陈西山,是平邑至昌里公交线上的一名司机。9月13日,小编在今日头条上以《为你点赞!“平邑好司机”陈西山拾金不昧谢酬金》为题,报道了陈西山师傅拾金不昧的事迹,引起广大网友普遍关注和纷纷点赞。21日下午,小编随车去陈师傅家,跟拍他的真实生活。

5点30分,陈师傅登上了平邑发往昌里的公交班车。

经过30多分钟的颠簸,陈师傅的车到达昌里村。送完最后一名乘客,陈师傅关好车窗,锁上车门,将车停放好。

陈师傅骑上早晨停放在这里的摩托车,开始踏上回家的路。

夜行几里路,来到陈师傅所在的村——铜石镇燕庄村。然后,陈师傅带着小编用摩托车一档,经过几分钟的爬坡来到位于西山上的家。你现在看到有亮光的地方,就是陈师傅母亲住的房子。

陈师傅把摩托车放好,带着今天买的煎饼来到77岁老母亲住的小院。

陈师傅母亲就住在“不老庵”旁边。从陈师傅的祖辈起,就在这里看护着这座古庵。

据庵内的成化十三年《重新不老庵记》石碑推算,这座寺庙至少已经有550年的历史。

借着头灯微弱的亮光,陈师傅开始刷锅炒菜。

炒好菜,他还要再烧一壶开水。

陈师傅今年45岁了。七年前,妻子离他而去改嫁它方。陈师傅学会了叠煎饼、洗衣做饭等家务活。

陈师傅把叠好的煎饼递到腿脚不便的母亲手中。

伺候母亲吃着,陈师傅把一碗农村人常喝的“大把抓”茶,端到母亲手边。

吃完饭,已经是7点多。陈师傅的母亲看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还要看电视剧。

陈师傅告别母亲,回到自己住的房子。

陈师傅的房间有些零乱,前几天人家送的锦旗显得格外耀眼。

儿子在镇上上中学,住校不回家。晚上,陈师傅总爱打开影集,看看妻子和小时候的儿子,一天的劳累顿时烟消云散。陈师傅说,没有妻子的家只能算是半个家!

一来为了早起,二来开了一天的车也是累了。陈师傅整理床铺准备睡觉。

每天早晨4点半,陈师傅就得起床。

锁好门,他便开车去昌里村的公交车停放车点。

车下行200米土路,然后东行800米水泥路,才到陈师傅所在的燕庄村。从这里赶到昌里,陈师傅的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陈师傅的家住在燕庄村西的山坳里,前面是陈师傅住的三间平房,后面的建筑群就是不老庵。

陈西山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5年前,陈西山和哥哥投资重修了不老庵,借助镇里的“村村通”硬化了上山的道路。

这就是昨天晚上,小编和陈师傅骑摩托车走过的路。

每年的大年初二到初四,陈西山都要请来县里或者河南的剧团,在山上唱三天大戏,让大山里的村民们过足了戏瘾。

金秋时节,陈西山在山上栽植的核桃、山楂、柿子等果挂枝头,丰收在望。 陈师傅说,他时常想起和妻子在一起的那段时光。他在外开车挣钱,妻子在山上放养了几十只鸡,每天中午,她便挎着挎着篮筐在山上捡鸡蛋,一捡就是一大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