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當做溫室里的花朵

某重點中學學生把老師踢骨折了,只是因為老師管了他在校園抽菸,該學生似乎沒有任何懲罰且家長說是老師教育方式不對。該老師所有事件中沒有任何動手。某小學,小學高年級上課打牌,老師警告不聽後沒收撲克,學生拍案而起暴踢老師一腳,該老師制止學生,學生怒打老師,班主任來也制止不了,事後家長一告,據說此老師要賠禮道歉、全區通報。…………‍‍‍‍在如今中國的教育市場中,存在著一種“老師不敢管,父母捨不得管”的悲哀現狀。今天的老師90%是不敢打學生的,甚至口頭批評也不敢。尤其是面對00後的學生。老師打了學生,哪怕是輕微一碰,都有可能被標上“體罰”的標籤,重者則會被家長找到學校或者教育局投訴,然後老師被解僱走人,不僅顏面丟失而且還丟掉了自己的工作。每當這些事情頻頻被爆出來之後,老師對學生的做法更多的是不敢管不敢問,長時間以來,致使學生更加地放肆,沒有規矩,最後吃了社會的虧,還在埋怨學校教育,大呼如今教育體制的弊端。而家長呢,更是捨不得動孩子的一根汗毛,生怕給孩子造成這樣那樣的心理陰影,一味地遷就孩子,犯錯誤了以口頭說教和批評為主,但凡過度,自己內心都會譴責後悔好長時間。時間一長,就有了“管不了”一說。‍‍‍‍而在以前,“教不嚴,師之惰”。“教鞭”是教室裡必備的教學工具,三天兩頭就得換一根。除了教學中作為指示工具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老師遇到調皮搗蛋或者犯錯誤的孩子,就會使用教鞭給孩子教訓,也就是所謂的“打”,甚至大家都說“不打不成材”,我想,這也是這句話流傳至今的原因吧!過去,父母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管不了就會交給老師。“老師,你一定要嚴厲地管教他,不聽話,就打”是經常在家長口中聽到的一句話。所有人內心對老師都有一種敬畏和尊重。‍‍而我認為,人應該是心懷敬畏和尊重的。當你有了敬畏之心,才會更好地約束和管理自己,以謙和的態度虛心請教,是每一個有思想有教養的人都應該做到的。當你學會尊重,才會合理控制自己的言行,而當這些都消失時,終究會被社會撞得頭破血流。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學會敬畏規則,尊重師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古人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須有懲戒。沒有懲戒,規矩形同虛設。而教育,也必須具有相應的懲罰制度,當然,並不是說要體罰學生,而是說運用適當的方法,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一定的作用,讓其知道,作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品德和行為準則。現在的教育,主張給孩子更多的快樂,更多的自由。然而,自由並不是放縱,孩子必須要管教,我們也必須告訴孩子,犯了錯誤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懲罰,要付出代價。一味地溺愛只會使孩子未來走上歧途。所以,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讚美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最後我想說,家長和孩子應該站在統一戰線,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孩子,別把孩子當作溫室裡的花朵,打不得罵不得,如若這般脆弱,必定生命力也如此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