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著急上市,累積虧損13億背後有何奇蹟?

近日,上市大軍中又添了一員猛將——拼多多。

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文件顯示,拼多多計劃通過IPO交易籌資最多10億美元,此次IPO由瑞銀、高盛和中金聯合承銷。拼多多尚未確定發行價、發行量,以及具體交易所。

在提交招股書同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發的致股東信可謂是自信滿滿。

確實,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阿里和京東早已佔滿中國電商市場,留給其他創業者的機會相當渺茫。而網易嚴選和考拉還能在細分領域尋找光亮實屬不易,唯品會等則只能在空氣稀薄中努力存貨。而拼多多的迅速崛起,無疑說明了在電商的生命禁區依然會有奇蹟。

拼多多著急上市,累積虧損13億背後有何奇蹟?

從任何數字解讀,拼多多都是奇蹟。2015年成立,2017年全年GMV突破1400億,2018年6月以3億用戶和300億美元估值遞交納斯達克上市申請。儘管拼多多也遇到不少批評聲音,但亮瞎眼的數字直接打破了所有質疑。

在BAT四處擴張加固“護城河”,傳統電商“歷史終結”論日漸興起之時,竟然還能誕生拼多多這樣的平臺並發展得如此迅速,確實讓人始料不及。

招股書上看,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為2.95億,擁有超過100萬商家;對標京東,同一時間段內,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為3.02億。這也意味著,拼多多很有可能發張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拼多多著急上市,累積虧損13億背後有何奇蹟?

另外,招股書還顯示,拼多多2016年收入為5.05億元人民幣,2017年全年收入為17.44億元人民幣,2018年Q1收入為13.85億元人民幣。

不過,大家要注意到,拼多多的收入主要依靠對商家的在線營銷服務,即廣告來支撐,在商品銷售方面的收入卻持續低迷。

由此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已經從以前依賴商品銷售轉化為對商家的在線營銷。

當營銷收入居正的同時,產品銷售的虧損也在逐漸增加。

2016年和2017年分別有2.92億元人民幣和5.25億元人民幣淨虧損。而2018年Q1受大幅擴張市場需要,銷售與市場支出達到12.17億元,平臺單季有2.01億元人民幣淨虧損。再加上期權支出,算起來,3年總計虧損達到13.12億元。

不得不說,年輕的拼多多存在供應鏈管理、商品質量等諸多問題。就在上個月,拼多多不少商家還聚集在其上海總部鬧維權。而在這種情況下,拼多多為何選擇這麼早進入不可控的資本市場呢?

拼多多著急上市,累積虧損13億背後有何奇蹟?

刨開黃崢在致股東信中的各種場面話,其實拼多多急於上市不外乎兩個原因。

首先,目前經濟形勢並不樂觀,資金趨於緊張。很多科技公司搶在這個窗口期上市,是因為判斷在未來的一年甚至半年內,互聯網公司估值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即將過去。

其次,拼多多現在是低價低質模式,未來必向優質路線轉型。而這需要在寒冬之前屯夠草糧。

黃崢曾說拼多多是電商版Facebook,雖然這可能有助海外投資者理解拼多多的價值,但被不少人戲稱是低谷了Facebook的價值,有種自不量力的感覺。

最近,黃崢又說拼多多是“costco+disney”,就更加令人難以理解了。好市多做的是倉儲式量販,爆款、大包裝,但質量令人放心,拼多多在這方面貌似還表現欠佳。而迪士尼和拼多多貌似也沒有半毛錢關係。

說到底,現在的拼多多更像是依靠微信的一款電商遊戲,用微信社交支撐維繫。若是離開了這股力量,這300億的估計可能還要打上大大的一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拼多多上市前的故事,而它的後續,咱們就邊走邊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