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 美麗鄉村「顏值」高

饒陽 美麗鄉村“顏值”高

饒陽縣饒陽鎮故城村街道。 記者 張千 攝

□記者 張梅勝 張千

近日,記者漫步在饒陽縣農村,一棟棟乾淨明亮的農家小院掩映在綠蔭裡,農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河渠清澈見底……今年以來,饒陽縣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環境就是民生,潔淨就是美麗。饒陽縣把農村環境衛生治理作為加快生態創建、推進鄉村振興、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拓展思路,創新方法,不斷完善農村垃圾治理體系,推動農村垃圾治理全覆蓋。

政府主導

打造潔淨農村升級版

炎炎烈日下,饒陽縣饒陽鎮故城村東側的排澇渠處,樹木蒼翠,蓮荷爭豔,果蔬飄香。別緻的小木橋、亭廊與水中倒影相連。

村幹部周春振說:“這個水渠原來是附近農戶隨意倒垃圾的地方,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有效地改變了水渠“髒、亂、差”狀況,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在今年春季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基礎上,該縣把農村垃圾清理作為基礎性工作之一;同時作為錘鍊幹部隊伍、推進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將其提升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由縣委書記掛帥,縣、鄉、村“三級書記”親自抓,使農村垃圾治理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工程。

為避免出現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的現象,饒陽縣將工作標準由“乾淨”提升為“美麗”,致力打造“潔淨農村”升級版。將拆除的廢舊房屋、廠房、畜禽舍等場地,打造成小果園、小菜園、小遊園,形成“微地形”“微田園”“微景觀”。對傳承傳統民間技藝的老油坊、豆腐坊、老磨坊等老建築,精心保護修繕,打造成民俗館、紀念館;對村內散落的碾臺、石磨、牌坊、碌碡精心點綴擺佈,打造成景觀小品,實現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利用清理出來的垃圾坑塘、閒置宅基地建設“文化活動廣場”和“健身園”“休憩園”,打造了詩經臺文化、民樂文化、內畫文化、葡萄文化……

創新機制

實現日常維護全覆蓋

以往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時間短、見效快,但常治理常反彈,往往“曇花一現”,難以保持長久。饒陽縣在垃圾治理中,開拓思路,積極創新,探索建立了一套衛生清理保潔長效機制,推動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制度化和規範化。

走進留楚鄉北善旺村,村容村貌乾淨整潔,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隨著一輛垃圾車駛來,跟在車後的環衛工人將路邊帶軲轆的垃圾桶推到車邊,按下啟動按鈕,垃圾桶升起後桶內垃圾全部倒入車內。

饒陽縣農工委工作人員李兵順說,全縣農村的生活垃圾清理工作進行了整體外包,實行市場化運作,並在各鄉鎮區分別建設一座垃圾中轉站並建立垃圾收集轉運制度;同時引進垃圾分類處理暨有機肥生產項目,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市場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截至目前,該縣5個鄉鎮區110個村完成了衛生清理外包交接工作,其餘69個村正在有序交接,8箇中轉站已完成選址,開始動工建設。基本上解決了垃圾外運、日產日清的問題。

“垃圾堆不見了,村民的精神狀態、生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隨地吐痰亂扔菸頭的現象少了,環保意識提高了,俺村和城裡一樣乾淨。”提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變化,村民許愛青讚不絕口。

如今,饒陽縣正如火如荼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動。全縣共出動人員9.2萬人次,車輛5.7萬輛次,清理垃圾積存點467個,清運垃圾23萬方,治理空閒宅基地152處3.2萬平方米,打造景觀82處1.8萬平方米,湧現出了一批面上整潔、村點出彩、沿線美麗的“潔淨農村”,進一步提高了美麗鄉村“顏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