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農村納汙坑塘治理工作提前完成 廢舊坑塘變美景

衡水市農村納汙坑塘治理工作提前完成 廢舊坑塘變美景

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農村納汙坑塘治理情況”新聞發佈會。韓旭/攝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扈煒 韓旭)10月23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就該市農村納汙坑塘治理情況召開新聞發佈會。記者在發佈會瞭解到,在全市範圍內消除農村納汙坑塘是該市政府2019年二十項民生實事之一。截止目前,該市1534個需要清理垃圾的坑塘,178個需要治理水體的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提前完成治理目標。

衡水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紀文水介紹,長期以來,農村坑塘因為缺乏管理,成為汙水直排的臭水坑、垃圾亂倒的填埋場,蚊蟲肆虐的滋生地,嚴重影響了附近村民的生活生產、村容村貌,影響了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建設。2019年初,衡水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將“全市範圍內消除農村納汙坑塘”確定為市政府2019年二十項民生實事之一,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紮實推進,確保“動態”清零。

據悉,納汙坑塘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由衡水市水領辦牽頭,制定了《衡水市納汙坑塘再排查再整治實施方案》,明確了“坑塘無垃圾堆存、無汙水匯入、水體不黑臭”的基本任務目標。印發了《農村納汙坑塘整治標準》,明確了農村納汙坑塘治理的控制指標,並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為各縣市區坑塘整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部門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統一行動、協調聯動,在2018年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分鄉逐村現場摸排,將各縣市區摸排出的7978個坑塘,全部設立坑塘明細表,並分類建立了三本工作臺賬。對所有問題坑塘,分別由市直部門指導,各縣市區自行確定整治方案,一坑一策進行科學施治。同時,建成並落實“坑長制”,將所有坑塘全部分包到“坑塘長”名下,及時督促落實問題坑塘整改任務。對於完成整治的問題坑塘,由各縣市區逐一“建卡立檔”後報市級備案,確保整治後坑塘無垃圾堆存、無汙水匯入、水體無黑臭。

為保證整治效果,各級單位定期通報各縣市區整治工作進展,鼓勵各縣市區、各鄉鎮每天在群中分享工作動態以及好的經驗做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為確保9月底前實現“動態清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各縣市區分局有關負責同志在饒陽縣召開現場觀摩調度會,將饒陽縣農村納汙坑塘治理的先進經驗做法在全市進行推廣。由鄉鎮政府統一對整改後坑塘設立警示牌,明確責任人;建立定期巡檢制度,嚴防反彈現象發生;暢通舉報熱線,鼓勵群眾對整治不到位、出現反彈現象的坑塘進行舉報。

衡水市农村纳污坑塘治理工作提前完成 废旧坑塘变美景

濱湖新區郝劉村坑塘治理成果。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衡水市农村纳污坑塘治理工作提前完成 废旧坑塘变美景

阜城縣古城鎮古城村坑塘治理成果。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截至目前,該市納汙坑塘治理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全市1534個需要清理垃圾的坑塘,178個需要治理水體的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坑塘水質達到了要求標準,改變了坑塘周邊髒、亂、差的現象,同時,對部分坑塘進行改造提升,打造了157個景觀、景點,89個魚塘,還有近百個正在提升中。原來的廢舊坑塘成為了生態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