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升

通訊員 葉萌 記者 任磊

2016年10月5日,當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戲曲專業的張東昇老師看到,自己的學生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瞬,眼前發生的一幕讓他感到似曾相識。15年前,他所指導的學生楊小龍同樣榮獲了當年的“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花稱號,那一年是2001年,張東昇老師39歲。

15年,兩次相同的獲獎,凝結著太多的人對於戲劇的堅守與等待。

15年,對於任何一個人而言都算得上一段漫長的歲月。

2012年,原甘肅省藝術學校與蘭州文理學院合併。而隨著以楊小龍為代表的甘肅省藝術學校戲曲專業最後一屆畢業生離開校園,甘肅省戲曲後備人才的校園培養工作也隨即中斷了10年。而這看似一晃而過的10年時光,對於張東昇老師而言,卻成為了人生中最為難忘的歲月。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張東昇老師在幫助年齡較小的學生勒頭

源自童年的夢

張東昇老師出生在定西市渭源縣一個普通的家庭中,父親長期從事戲曲工作,張東昇老師的童年幾乎每時每刻都伴隨著緊密的鑼鼓點,舞臺上的翻轉騰挪,濃墨重彩的戲劇臉譜。正是這些源於童年記憶的耳濡目染,給張老師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顆屬於戲劇表演的種子,在他的心裡悄悄發芽。

1976年,13歲的張東昇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定西地區秦劇團,3年學員期滿後,他順利的成為了一名專業武生演員,登上了他為之魂牽夢縈的舞臺。對於那時的張東昇而言,戲曲表演的舞臺如同眼前人生的舞臺一樣開闊,有太多關於戲曲的夢想,等待著這個滿懷抱負的年輕人去一一實現,那時的他不會想到,這條在當時看來應當一帆風順的藝術之路,走起來竟會如此泥濘坎坷,那時的他也不會想到,即便經歷了人生中太多的風風雨雨,自己與戲劇這一次看似不經意的牽手,一牽就是40多年。

人生有時就像是池塘中的浮萍,一個不經意的激浪,就可能就讓你永遠沉入水底,再也飄不起來。1984年,接受了長時間高強度訓練的張老師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導致腳部跟腱不幸斷裂,跟腱受傷意味著一個人今後基本將與高強度運動無緣。

於是,初涉舞臺的張東昇老師必須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今後的路該怎麼走——轉行還是繼續堅持下去?戲曲是張老師的夢想,他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讓這顆種子成長,讓童年的夢想一步步成為現實,走到今天,他無論如何他也不能放棄。

談到受傷期間堅持訓練的時光,張老師並不願將當時的艱辛與痛苦講出來,他說既然自己真心愛戲曲,就應當做好為它付出和拼搏的準備。也許只要一個人願意付出足夠的努力,這個世界上就真的不會有無法戰勝的困難,不能進行高強度運動訓練的時候,張東昇老師就坐在房間裡讀劇本,練唱腔。只要條件允許,他就會來到排練場,觀看同事們日常的彩排和訓練。腳傷好轉後,張東昇第一時間投入了訓練,大家都感覺到,這個幾乎因為傷病而告別舞臺的年輕人比起之前更多了一股“狠”勁,對自己“狠”,加班加點的訓練,他要把自己因傷耽誤的時間都補回來。

天道酬勤,1985年,張東昇參加了全省首屆青年演員大獎賽,榮獲定西賽區一等獎,1988年,獲得西北五省青年演員電視大賽二等獎,1988年,在建國40週年全省“文藝”調演中,獲得優秀表演獎。短短几年時間,張東昇幾乎參加了所有能夠參加的比賽和演出,這也成為了他舞臺表演生涯中最為輝煌和值得銘記的時光。

時至今日,每當回憶起這段歲月,張東昇老師依舊無限感慨,正是這段時間的登臺表演,為他今後從事戲曲人材培養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大量一線舞臺演出經驗,更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戲曲專業的學生參與舞臺表演

從舞臺到講臺

1991年,張東昇來到蘭州進行專業學習和進一步深造,因為在導演短訓班中的優異表現,他被借調至原甘肅省藝術學校(現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正是這一次借調,讓張老師的人生出現了巨大的轉折。

面對著從演員到教師的轉型,張老師坦言教師的工作更適合自己,“舞臺表演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但如何把戲曲藝術表演傳承下去,應當是一個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我慢慢意識到,與戲曲相伴一生的方法有很多,成為一名從事戲曲專業教學的老師,能讓我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就是因為他們總能在不同環境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儘快適應全新的環境,併為之不懈努力與奮鬥。為了人民教師這樣一個光榮而神聖的稱號,為了自己承諾一生堅守的戲曲事業,張老師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書育人的講臺上。在張老師教授過的學生中,有的人和張老師一樣,成為一名教師,為戲曲人才的培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有的進入各個劇團,成為演員,在廣闊的舞臺上歷練實踐。他的學生們始終帶著老師的教導,在戲曲表演的藝術道路上孜孜以求,在甘肅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擔負著傳承戲曲藝術的重任。

2004年,戲曲演出市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各級戲曲專業表演院團的規模不斷縮減,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出路成為了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難題。在當時市場決定人才需求的大環境下,甘肅省藝術學校戲曲專業停止招生。這一停,就是10年的光景。

在這10年時間裡,很多同行紛紛開始轉型,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但張老師始終沒有離開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戲曲專業停止招生,他就開始為舞蹈專業教授毯技。身邊有的朋友外出闖蕩,衣錦還鄉,但張東昇始終相信,傳統戲曲表演藝術一定不會被歷史所遺忘,只要還有熱愛它的人願意堅守在這片舞臺上,就一定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戲曲專業的學生在畫臉

守得雲開見月明

2012年,原甘肅省藝術學校合併進入蘭州文理學院,更名為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在蘭州文理學院“文化、旅遊、藝術、傳媒”四大辦學方向的指引下,為了更好的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蘭州文理學院校領導高度重視藝術中專部各專業的建設情況,學校制定並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有助於藝術中專部發展的相應政策。

2014年,中斷招生近10年的戲曲專業恢復招生,招收戲曲專業(4+2)六年一貫制戲曲專業學生103名、音樂表演專業(戲曲方向)函授本科學生26名。自此,甘肅在高等院校拉開了戲曲專業招生、教學、科研、劇目開發等系列工作的帷幕,甘肅省中斷十年的戲曲人才培養工作得以恢復。對於隴劇、秦腔的保護和傳承,這是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歷史事件。

對於那些像張東昇老師一樣始終不離不棄,堅守在戲曲教學領域中的人們而言,這一次恢復招生,不僅僅意味著甘肅地方傳統戲劇的再次復興,更意味著國家將這一行業領域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從這一天開始,張老師和他的同事們又可以再次投入到他們所鍾愛的戲曲人才培養工作中了。

兩次相同的獲獎間隔了整整15年,15載寒來暑往,15載雨雪風霜,時間就像是一個圓,經歷了太多曲折往復,一切又回到了夢想的起點。這個新的起點,凝聚了太多人的努力與期望,在甘肅這片隴劇誕生秦腔唱響的土地上,還有太多像張老師一般平凡的戲曲藝術守望者,用默默的付出和堅實的脊樑,扛起了甘肅地方戲曲文化傳承的重任。

如今的張東昇老師,早已不再擁有年輕時那份在舞臺上唱響四方的桀驁與奔;卻更願意安靜地坐在練功廳裡,將自己所學所知傾囊相授給孩子們。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戲曲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基本功的展示

談到自己的學生們,張東昇老師坦言戲曲專業的招生與很多藝術門類不同,戲曲對於演員的選拔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不僅需要身段、扮相、嗓音等天賦俱佳,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鑽研,在大量的練習、實踐中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並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成名成角兒,學戲就必須從娃娃抓起。

正是為了尊重戲曲這一獨特的人才培養規律,2014年9月,在蘭文理的校園裡出現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一群平均年齡在13歲的孩子們穿著整齊統一的服裝,同比他們年長很多的哥哥姐姐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座校園裡。他們大多是第一次離開家,將在蘭州文理學院度過6年時光。這些孩子們承載著太多人復興甘肅地方戲劇的夢想和期望,他們像張老師一樣,選擇了一條比其他人更為艱辛的道路,從教室到練功房,從餐廳到宿舍,他們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練習舞臺表演基本功,還要學會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現在,張東昇老師不僅擔任著戲曲專業的教學工作,還擔任著教務科科長兼戲曲教研室主任。多年前的培養模式如今已經不再適用於新形勢下的教學和管理,為了更好的進行人才培養,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由學校領導帶隊,在其他兄弟院校廣泛調研,結合隴劇、秦腔的特色,最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戲曲專業(4+2)六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方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和他的同事們結合我校特色,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對於學生變聲期嗓音的保護,就是從張東昇老師親身的體會中總結而來。張老師回憶起自己在變聲期時的經歷,由於未能進行科學的保護,張老師變聲後的唱腔受到很大的影響,給自己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我走過的彎路,我的學生們不能再走。”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在學生變聲期間,學校專門開設了《發聲》課,教授同學們合理科學的發聲方法,幫助大家順利度過變聲期。

談到在高校中培養戲劇人材的優勢,張東昇老師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他向記者介紹,在本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特別注重了文化課的設置。一名優秀的戲曲表演人員,必須具備相應領域的文化知識,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加強學生對於戲曲藝術以及其自身所塑造人物的理解,深入人物內心,瞭解不同舞臺人物所身處的不同歷史環境。而傳統的戲曲人才培養,往往不具備這種系統的文化課教學環境,將戲曲人才培養基地設立在高校中,不僅有利於文化課程的設置以及師資力量的保障,高等學府中深厚的文化底蘊,本身就能對從事戲曲專業學習的孩子們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他們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提供積極和正面的幫助。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戲曲專業學生在觀察老師為同學化妝

為師亦為父

相對教學的困難,對於團隊中的每一位老師來說,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樣是一個課題。從事戲曲專業的學生普遍年齡偏小,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開始嘗試一種集體生活,這些大多習慣了父母呵護與疼愛的孩子們並不懂得如何安排好自己日常的生活。

回憶起自己與這些孩子們初次接觸的那段時光,張老師的笑容如父親一般慈祥,他至今還記得有個孩子尿床,自己對著尿溼的床單只是抹眼淚,老師們一有時間就幫著他們清洗。孩子們年紀小,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為了保證充足的營養,老師們便自費為孩子們煮雞蛋吃。

當記者採訪“小梅花”獎獲得者張添茗同學時,他笑著說自己剛開始的時候連衣服也不會洗,以往在家裡,幾乎所有的事都由父母操心,來到學校後,老師不僅要向自己傳授戲曲舞臺表演方面的知識,還要教會自己如何洗衣服,去食堂打飯,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熟悉,他現在已經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了。

像張添茗這樣的孩子,在蘭州文理學院藝術中專部戲曲專業中還有很多,他們初來乍到,也經歷了從賴床撒嬌,生病只會哭,不懂得與人分享的過程。孩子們逐漸融入這個大家庭需要時間,更需要親人的呵護與關關懷,親人不在身邊時,這些孩子們的老師,就擔負起父母的責任。

“時間長了,學生們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吃的怎麼樣,穿的是不是暖和,很多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怎樣對待學生們。”

回憶起自己兒時學戲的經歷,張東昇老師不禁感慨萬千,“那時候的條件比現在艱苦太多,學戲的時候一出錯,就會受到師父嚴厲的責罰。但師父越是嚴厲,就越是疼愛你,你想想,朝夕相處的師徒之間,比和自己孩子相處的時間都要長,怎麼可能沒有感情?”談到自己的師父,張東昇老師說:“當時我年紀小,也不能理解師父對於我的責罰。現在我成為了孩子們的老師,就完全能夠理解師父的一番苦心。師父要求嚴,是為了讓你打好基礎,在舞臺上唱出個樣兒來。一絲一毫都不能鬆勁,一鬆,功就廢了,人就垮了,就別想著登臺表演了。”

也許,這也正是戲曲人才培養與一般課堂教學的不同,一種世代傳承的師徒關係,延續著幾千年中國戲曲文化不斷髮展的傳統,深深植根於每一位戲曲人的血脈之中,維繫著這一古老藝術的精神和靈魂。

“老師對你嚴不嚴?”當我們問到戲曲專業的孩子們時,得到的回答幾乎是完全一致的。但當我們問孩子們愛不愛自己的老師時,得到的回答同樣出奇的相同。用一種嚴格到幾乎苛刻的態度對待教學,用一顆慈愛到如同父母的心關懷孩子們的成長,一種如師亦如父的關係維持著戲曲人才培養不變的歷史傳統,一種植根於高等學府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正在為這一傳統藝術的復興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是一種探索,更是一種創新。

談到在2016年參加第二十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的獲獎經歷時,張老師坦言,當初向學校申請參賽時,考慮到已經10多年沒有參加過小梅花獎評選,自己並沒有把握拿下金獎。張添茗入校不到兩年,由於接受專業訓練的時間相對較短,相對於其他的院校在綜合表演能力方面也不佔優勢。“當時的初衷只是想帶著學生們去外面實踐,多瞭解一些全國戲曲教育的情況,為今後學校戲曲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能夠獲獎,說明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正確的,有效果的,只要敢於付出,就一定能收穫成功。”

隴原戲曲的守望者——張東昇

戲曲專業的學生在舞臺後臺利用閒暇時間拍照

在採訪的最後,當我們問及張老師此刻最想說的話,張老師說戲曲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武功、身段、把子、唱腔等缺一不可,能夠取得這樣的榮譽,僅僅依靠少數人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實際上,藝術中專部戲曲專業是一支團隊,正是源於團隊中每一個人的默默付出,才能成就今天的成績,而這一成績的取得,還遠遠不是戲曲專業教學團隊的最終目標,“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張東昇老師對於戲曲專業未來的發展滿懷信心,“國家有好政策,學校有好措施,我們這支隊伍為了培養甘肅戲曲人才的歷史使命凝聚在一起,我們每個人都會堅守自己的誓言和夢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值得驕傲的是,在2017年第二十一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比賽中又有3名學生獲得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金花稱號。幾年後,這些孩子有的將走向劇團,在一線舞臺的表演中不斷磨練和提升,為甘肅地方戲曲的創新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有人也會像自己的老師一樣,站在三尺講臺上,奉獻一生心血,為甘肅地方戲曲的傳承播撒希望的火種。

從1976年,13歲的張東昇考入定西地區秦劇團,他與戲劇這一次看似不經意的牽手,卻進入了更好的時光,一牽已40多年。40載改革開放,40載時代鉅變,40年人生起伏,無論人生的境遇如何,他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甘肅的戲曲事業。

“今天取得的一切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長,我們會繼續走下去”。這是張東昇老師對於戲曲人才培養的承諾,也是他對於這份一生鍾愛的藝術事業做出的承諾,更是太多像他一樣甘於堅守,默默為戲曲藝術傳承發展奉獻畢生精力的老師們永遠不變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