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名的痛風方子——當歸拈痛湯,內通外洩,收效甚捷

很多痛風患者,都喜歡通過中藥,來治療痛風。然而在實際應用當中,很多中藥,對痛風治療無濟於事,也是眾多痛風患者的共識。不過祖國醫學幾千年,怎麼會沒點好東西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方子,就是中醫治療痛風時,非常常用且有名的一味方子——

當歸拈痛湯。

最出名的痛風方子——當歸拈痛湯,內通外洩,收效甚捷

1.當歸拈痛湯的來歷

當歸拈痛湯是金代李東垣的老師張元素所創立的,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今人所見出自於李杲所著《蘭室秘藏 腰痛門》雲:“治溼熱為病,肩背沉重,肢節疼痛,胸隔不利。”

方中用羌活透關節,防風散風溼,為君藥。升麻、葛根引清氣上行,散肌肉間風溼,白朮甘溫、蒼朮辛溫,可健脾燥溼,為臣藥。溼熱合邪,肢節煩痛,用苦寒之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而洩之;血變不流則痛,以當歸辛溫散之,甘草補養正氣,使苦寒不致傷脾胃,為佐藥。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配豬苓、澤瀉甘淡鹹平,導其溼濁,為之使也。立法依據“溼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洩之。”組方合理,配伍精當,功能確切。

2.功效主治

由於該藥效果廣泛,除痛風急性期可用外,當歸拈痛湯還被用於治療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皮肌炎)、過敏性皮膚丘疹、過敏性紫癜性腎炎、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堪稱祖國醫學的瑰寶

最出名的痛風方子——當歸拈痛湯,內通外洩,收效甚捷

3.詳細配方

由於中藥具備隨症加減的特性,所以用於治療不同病症的當歸拈痛湯,其具體配方是不同的。篇幅有限,這裡只給大傢俱體分享,治痛風所使用的方子:

當歸拈痛湯加減:

當歸20克、茵陳15克、澤瀉15克、知母15克、豬苓15克、羌活15克、白朮15克、蒼朮15克、黃柏15克、黃芩15克、升麻15克、防風10克、甘草10克。一般一個療程,服藥10劑。後繼視病症狀況,決定是否加藥。

最出名的痛風方子——當歸拈痛湯,內通外洩,收效甚捷

4.使用注意

由於中藥具備“一人一方”的特性,即每個人病症不同,方劑配比上,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並不是每個人所使用的“當歸拈痛湯”,都是一模一樣的方子。對於想使用此藥治療痛風的患者,最好在中醫指導下進行。請記得,“當歸拈痛湯加減“,加減兩字,即意味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講究的是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體質開藥,所以千萬不要照本宣科,依據文中方劑配藥,以免弄巧成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