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No.97」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模式優化與傳統產業轉型結合點

很多人覺得互聯網很神奇,就像一個魔盒,不敢去打開,尤其是對於傳統行業而言。四年前、五年前的確如此,但今天互聯網已逐漸成了與水電煤同樣性質的基礎設施,越來越普及化了。未來的B2B和O2O領域,線上線下,到底誰的話語權會更大呢?

舉個例子,鏈家網致力於打造萬億級O2O真房源平臺。它原本做的是傳統行業,同時創始人很早就開始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化線下的房產資源。所以,鏈家網能在短時間內做到“產業+互聯網”的轉型。如創業公司僅只提供手機APP燒錢吸引購房消費者的眼球,並沒完善與線下渠道的結合的話,那麼這個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就不易驗證了。

再比如華為,原本是一家非常傳統的通信設備製造商,所謂消費品牌力也不強大,但是隻花了一年多時間,它就把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社交營銷模式給摸索出來了。我個人認為,這一兩年華為手機很大的成功是在優化其在互聯網營銷,通過社交媒體更好地掌握了用戶對手機的需求,從而推出嶄新的手機產品。同時在國內手機市場增長乏力的時候,它除了利用互聯網渠道,也有效地利用原有的運營商渠道優勢,在海外尤其在歐洲,藉助與運營商的綁定服務推廣手機產品。另一面,華為還持續不斷地投入芯片的自主研發。故其新款手機的設計的伸縮空間就更靈活。畢竟最終,市場的持久戰不能只光靠燒錢做營銷,或者單一的產品優勢,而必須綜合各種能力。

再舉一個例子,過去餐飲行業如果生意好,就再去開一個門店,或者依靠點評類網站導流。這樣做,量可能增加了,但毛利並不高。那麼真正的解決之道是什麼?金百萬集團的鄧超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們真正的價值還是要把菜給做好,再去優化各種訂單的服務能力”。這體現了傳統產業最核心的競爭策略。

「商業模式No.97」互聯網創業公司模式優化與傳統產業轉型結合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